此前,有媒體關注到江蘇鎮江某景區內有一位駐扎二十多年的“乞討釘子戶”。報道提及,景區工作人員稱,乞討者,即當事老太太自稱家中賺了不少錢,前段時間還買了房。與此同時,在天氣不好的時候,老太太的兒子還會開著車把她送到乞討點。
如此反差,也是在社交網絡上引起了巨大的爭議:“明明家境不錯,為何要乞討為生呢?”
對此,江蘇本地媒體現代快報實地探訪老太太租住的居所,看到的場景與媒體此前的報道有不小的出入。
據媒體早前報道,在景區門囗,可以清晰的看到一排乞討的人員整齊的坐在兩邊。據了解,他們已經長期在此乞討,每天按時上下班,作息相當規律,景區工作人員對此無可奈何。
負責停車收費的袁女士列舉了其中一名乞討的老太太,她堪稱是乞討屆的釘子戶,已經在鎮江乞討了二十年,前兩天老太太還說自己已經買了房!景區的保安隊長也對此深有感觸,他補充道:“有的時候天氣不好,我們就看到她兒子開車送她過來的,不知道說什么好。”
有人當場質疑了這名乞討老太太的行為是否合理,她卻有著自己的一套說辭,表示自己有三個孩子,開銷大。
此事經媒體曝光后,迅速登上了微博熱搜,也引來不少網友的非議。但是被評價為“乞討釘子戶”的老太太,她的真實家境真的如此前媒體報道所稱的“有房有車”嗎?記者采訪到多位知情人士及老太太一家,并實地探訪老太太租住的居所。
記者現場看到,老太太的家里凌亂不堪,堆滿了雜物,一只衣架上掛著幾十個清洗過備用的一次性口罩。老太太稱,這些口罩都是老伴在路邊撿拾的,“拾了之后洗洗再戴”。
家屬則介紹稱,老太太自身患有精神疾病,所以對于家中的真實狀況也說不清,景區工作人員稱從老太太口中得知買了房子的消息并不屬實。而據了解,老太太此前曾經走失過一回,時間長達一個多月。為了防止類似的事情再次發生,他們無奈只能把聯系方式紋在老太太的手臂上。
此外,這戶人家曾經失過火,兒媳婦的手臂和孫子的頭部均被燒傷,至今都留有疤痕。
至于所謂的“開車送老太太上下班”一說,老太太的兒媳婦解釋說,那只是電瓶車而已。老太太的兒子也表示,自己無房無車。
當地社區向記者證實,這戶人家有三個小孩,兒媳婦被燒傷后不能外出工作,主要是她在家中照顧一家老小。老太太的兒子打兩份工,維持一家七口的生計,老太太和她老伴也就撿撿廢品、乞討補貼家用,一直都是租房生活,“怎么可能像網上曝光的那樣有車呢?”
戳這里看完整報道視頻
這樣的反轉讓許多網友看了都感覺到特別難受,部分網友還為此前一些錯怪老太太的偏激性發言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