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降雨又來了,這一次是在北方。
來自中國氣象局8月11日的最新消息稱,即日起,我國北方將出現大范圍強降雨過程,涉及十余省份,其中北京、天津、河北、遼寧等地降雨量將達入汛以來最強。此前一天,中國氣象局經綜合研判和應急會商,啟動重大氣象災害(暴雨和臺風)三級應急響應。
這次強降雨天氣過程的特點是什么,將給防汛工作帶來怎樣的壓力,今年第6號臺風“米克拉”又將對我國產生哪些影響?記者就此采訪了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張濤。
未來3天雨帶自西向東移動
張濤說,前幾天我國主雨帶主要集中在江漢江淮一帶,從8月11日開始,隨著副熱帶高壓的西伸北抬,主雨帶將有一個較大調整。
具體來看,8月11日至13日,西北地區中東部、內蒙古、華北、東北地區大部自西向東先后有中到大雨,這其中,北京北部和西部沿山地區、河北北部、遼寧中部和東部累計降雨量有60毫米~120毫米,局地可達150毫米~180毫米,并伴有雷電和短時強降水,局地有冰雹或8~9級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
在張濤看來,這次北方降水過程的主要特點是范圍大、強度強、伴有強對流天氣。它是自西向東移動的一個過程性強降水,11日強降雨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區,12日集中在華北地區,13日集中在東北地區。
他特別提到,四川盆地西部的強降水與其他地方又有些不同,未來幾天它都將被強降雨鎖定,連續出現大到暴雨,部分地區有大暴雨乃至特大暴雨。
北方主汛期“七下八上”來了
張濤說,這次強降水天氣過程是每年夏天北方主汛期的一個典型情況。此時副熱帶高壓把南方暖濕空氣輸送過來,然后與北方冷空氣配合,冷暖空氣在這些地方交匯,形成降水。
“雖然現在已經立秋了,但目前整個大氣從溫濕度表現來看,仍處于盛夏的一個狀態,也就是傳統上所說的北方主汛期——‘七下八上’,大致是七月下旬到八月上旬這段時間。”張濤說。
據他分析,影響這次強降雨天氣過程的主要天氣系統是副熱帶高壓,隨著副熱帶高壓的西伸北抬,加之盛夏的天氣背景,就產生了11日至13日的強降雨過程。未來一周這種天氣形勢還將持續,15日至17日北方還將有一次降水過程。
張濤說,如果再過一段時間,這樣的天氣形勢發生調整,也就預示著北方秋天快要到了。
部分地區或迎來防汛嚴峻考驗
在張濤看來,受8月11日至13日強降雨影響,四川盆地西北部、甘肅南部、陜西西南部及河北北部、北京等局地發生山洪、地質災害、中小河流洪水氣象風險高。長江上游、海河、遼河等流域需做好防汛和城鄉內澇的防御,遼寧還要防范旱澇急轉可能導致的不利影響。另外,福建及東南海域做好臺風防御,并加強沿海旅游安全管理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四川西部的持續強降雨給未來防汛提出了嚴峻考驗,主要集中在嘉陵江和沱江流域。張濤說,該流域整個雨量將達到70毫米左右,中小河流洪水氣象風險等級很高,所以需要加強防范。
至于現有的5號和6號兩個臺風,張濤說,今年第5號臺風“薔薇”對我國影響不大,第6號臺風“米克拉”將對我國產生影響。
今天7時30分前后,臺風“米克拉”的中心已在福建省漳浦縣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2級,中心最低氣壓為980百帕。
張濤表示,第6號臺風“米克拉”對于福建的高溫有一定程度的緩解作用,但由于它個頭比較小,對其他地方高溫影響比較小,它登陸之后很快消亡,強大的副熱帶高壓西伸過來,未來江南華南的高溫范圍還將擴大一些,這里的高溫還將持續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