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是發展之基、民生之本、農業之資、農民之根,觀農村土地政策動向,察農民現實生活狀態!
在土地政策上,國家實施嚴格的用途管制,將土地分為建設用地、農用地和未利用地三大類。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從事各類建設必須使用建設用地,農用地只能用于農業生產。同時,嚴格限制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每年都對各地限定一定的轉用指標,這當然是為了更好地保護耕地,維護國家的糧食安全。
但凡事都有矛盾的一面,嚴格用途管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農村的建設發展,特別近年來設施農業發展較快,很多農業生產也要建設一定的生產設施,這對調整農業結構、提高農業產量、促進農民增收發揮著重要作用,這些占地應該怎么辦?要不要經過層層審批轉為建設用地?
對此,國家提出了設施農用地的概念,也就是說,對于在農業生產中直接用于作物種植和畜禽水產養殖的農業設施,包括直接用于農產品生產的生產設施用地、直接用于設施農業項目輔助生產的附屬設施用地、從事規模化糧食生產所必需的配套設施用地三類,在用地上可以靈活管理,不用轉為建設用地,也不用履行占補平衡義務。
近年來,設施農業可以說是迅猛發展,但在用地建設中很多時候難以把握,有些農業設施建設觸碰了相關規定,有的被當作“大棚房”予以拆除,很多從事設施農業建設的農民存在不敢建、不知道怎么建的問題。這些問題以后不用擔心了,2020年一號文件明確提出要破解鄉村發展用地難題,以下6類輔助設施用地納入農用地管理,不用層層審批,大家可以大膽建設了。
(1)保鮮冷藏
這是從事規模化蔬菜、水果、水產等類別的農業生產所必須的農業設施,建設保鮮冷藏場所,將會提高生鮮產品的存在時間,提高農民收入。
(2)晾曬存貯
在規模化糧食種植中,農業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以及農業企業等新型農業主體,種植規模有時高達上千畝,晾曬和存貯就成了一個大問題,把晾曬存貯用地明確為設施農用地,對這些新型農業主體是一個有力支持。
(3)農機庫房
規模農業能夠提高產出率的一個重要原因,便是大型農業機械被廣泛應用、得以發揮作用,但很多農業主體也對農業機械的存放很憂心,放在外面風吹雨淋容易損壞,把農機庫房作為農用地管理,就能騰出地來建設一批庫房了。
(4)分揀包裝
分揀包裝不屬于農產品的再加工,而是農產品生產的一個過程。因此來講,建設分揀包裝設施也應當按照農用地管理,但不應對農用地耕作層造成破壞或建設多層設施。
(5)廢棄物處理
出于環保和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廢棄物處理已經成了農業生產的一個重要環節,比如說在畜禽養殖中對糞便的處理,規模種植中對秸稈的處理、塑料薄膜的處理等等,都需要建設一定的處理設施,這些用地也要納入農用地管理了。
(6)管理看護房
管理看護房屋是農業生產中十分必要的輔助設施,理應納入農用地管理。但管理看護房的建設要把握一定的標準,不能超面積、超規模建設,更不能把看護房建設成住宅,甚至建設成豪華別墅,那就與設施農用地政策的初衷相違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