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目前
第二例感染HIV病毒后被治愈
的病例。這份病例報告剛剛發布在《柳葉刀·艾滋病病毒》上。
這名來自倫敦的病人之前接受了干細胞移植手術;對該患者的長期隨訪表明,在停止抗HIV治療30個月后:
· 其體內沒有檢測到有活性的HIV病毒;
· CD4細胞計數正常;
· 人體組織樣本中,仍有HIV-1整合進去的DNA殘留物。這些HIV病毒逆轉錄后留下的殘留物,不太可能再復制出病毒。
· 患者99%的免疫細胞來源于捐贈者的干細胞,說明干細胞移植是成功的。
病例報告發表在《柳葉刀·艾滋病病毒》
怎么治的?
這次的治療方法,與第一例被治愈的HIV感染者“柏林病人”所接受的類似。他們都接受了
干細胞移植手術
,干細胞來自攜帶
抗HIV基因
的捐獻者。
理想情況下,移植的干細胞會在患者體內產生新的細胞,將患者的免疫細胞替換成捐獻者的,從而使病毒無法在患者體內復制。2011年,在治療3.5年后,“柏林病人”被報道為第一例HIV治愈者。
柏林病人Timothy Brown和他的醫生Gero H?tter/Photo by Robert Hood / Fred Hutch News Service
不過,
這次的“倫敦病人”的治療方案比“柏林病人”更簡單一些
。柏林病人經歷了兩輪干細胞移植,另外還進行了全身放療以及一個化療方案,后兩者可以用來殺滅一切殘存的HIV病毒。
而這次的“倫敦病人”,則經歷了一次干細胞移植及一個低劑量化療方案,沒有進行全身放療。
2019年,研究者曾報道了“倫敦病人”的狀況,表明其HIV感染情況有所緩解。這一次,在“倫敦病人”停止抗逆轉錄治療29個月時,在檢測多種樣本后,研究人員認為,這位“倫敦病人”已經被治愈了。
治療結果如何?
研究人員采集了患者的腦脊液、腸組織或淋巴組織,進行了非常敏感的病毒載量檢測、CD4細胞計數檢測,并評估了捐獻者免疫細胞替換患者免疫細胞的程度;另外,停抗HIV藥30個月時則對病人進行了血液病毒載量檢測。
檢測結果顯示,無論是停止抗逆轉錄治療29個月時的患者腦脊液、 精液、腸組織、淋巴組織樣本,還是30個月時的血液樣本,都
沒有檢測到活病毒感染
。
同時,
患者CD4細胞計數正常
。HIV通過與人體細胞的CD4受體結合,進入CD4細胞從而造成破壞。CD4細胞數量是HIV感染程度的重要指標;其計數正常,表明移植過程使這類細胞有了良好的恢復——移植的抗HIV干細胞產生了新的CD4細胞,取代了患者體內原本的CD4細胞。
此外,患者
99%的免疫細胞來源于捐贈者的干細胞
,這也表明干細胞移植是成功的。不過,在某些組織中,細胞比例是無法測量的,因而無法準確測量患者身體各個部位中來自供體干細胞的細胞比例。研究者使用模型分析,
預測了兩種情況下的治愈概率
——如果患者身上的細胞80%來自移植,那治愈的可能性預計為98%;而如果有90%供體來源的細胞,治愈的可能性為99%。
另外,盡管患者體內沒有檢測到活病毒感染,但在組織樣本中仍然有整合的HIV-1 DNA殘留物,在第一位治愈的HIV患者中也發現了該殘留物。論文作者建議將它們視為所謂的“化石”,因為
這些DNA殘留物不太可能復制病毒,也就不會帶來危害
。
“倫敦病人”被徹底治愈了嗎?
“倫敦病人”的恢復情況,佐證了干細胞移植方法對于HIV治療的效果。
論文作者強調,與柏林病人的治療方法相比,倫敦病人的治療強度更低——只需進行一次干細胞移植,并且不需要全身照射——這表明,
使用更少的藥物治療可以實現HIV的長期緩解
。
同時,對于最近利用CCR5基因進行基因編輯引發的討論,論文作者迪米特拉·佩珀表示,這項結果
為未來利用CCR5基因治愈HIV的研究提供了借鑒意義
:“倫敦和柏林病人就是在基因編輯之外,利用CCR5基因進行治療的案例。當然,在把CCR5基因當做一種有效的HIV治療手段之前,
對于進一步的基因編輯研究,還有許多倫理和技術上的障礙尚待克服
。”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治療方法風險很高,而且僅僅是對于患有危及生命的血液惡性腫瘤的HIV感染者的最后一種治療手段。目前,大多數HIV患者都可以用現有療法來控制病毒,并有可能度過長壽、健康的一生,因此,
對于那些正在接受成功的抗逆轉錄病毒治療的HIV患者來說,這不是一種可以普遍使用的療法
。
而且,作為第二例通過接受這項實驗性療法而痊愈的病人,
“倫敦病人”仍然需要接受持續的檢查與觀測,以防止病毒再次感染
。血液里沒有檢測到病毒感染,并不能代表患者被完全治愈了;HIV病毒的潛伏情況非常復雜,之前的密西西比嬰兒就是在30個月都沒有檢測到病毒的情況下,其體內又重新出現了HIV病毒。
“倫敦病人”是不是徹底被治愈了,我們還尚不能完全確定——只有時間能給我們最后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