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提了多年,其著眼于建立房產市場平穩的長效機制,通過市場對樓市的資源配置、價格引導、市場供需調節,來實現房子的合理分配。唯有回歸房屋的居住本質,才能更好地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的發展。
事實上,從居住屬性講,我國住宅發展至今,正在從“普通健康住宅”邁向“全齡綠色療愈社區”。或者說,一個居住新格局正在開啟,那么,何為“全齡綠色療愈社區”,一切還要從住宅市場發展的歷史講起。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也就是房地產業發展初期,人們對于房子的概念只是最為原始的遮風擋雨需求,故能滿足基本使用功能的筒子樓或職工樓成為彼時競相爭搶的對象,所以說“第一代住宅”更大程度上是為解決民眾的住房困難。
而當越來越多人從大雜院搬進簡易居民樓,心態也隨之發生變化,只遮風擋雨滿足吃喝拉撒怎么行?房屋面積起碼得說得過去,周邊配套設施得便捷不是嗎?總之伴隨人們對居住條件的新要求,“第二代住宅”橫空出世,小區的概念應運而生。
跨入千禧年后,住宅的概念被注入了更多元素,“第三代住宅”的小區規劃越來越注重總體整合,對綠地、庭院設施有了標準化的要求。
隨后,以項目基本配套為特點的“第四代住宅”出現了,并隨著居住舒適度的改善與提高,向第五代住宅,也就是初級健康住宅不斷進化。
照此判斷,第一、二代住宅追求的還是生存空間,三、四代住宅追求的是舒適居住,那“第五代住宅”追求的就是居住的舒適空間與綠色生態了,市場涌現出眾多改善型產品,在空間的尺度與公共綠地空間上下了很大功夫。
對于“第六代全齡綠色療愈社區”,之前的概念更多停留于猜想,但隨著個別項目即將亮相市場,才讓其有了更清晰的定義。編者特意考察了山東房源集團,這家位于山東臨沂的地產商,給出了清晰的答案。住宅到了這一代,不僅要滿足消費者的居住質量,同時還要做到人、住宅與自然環境,社會環境之間形成一種融洽的共生關系,建立人、住宅、環境、智能之間的有機鏈接,借助大數據、物聯網開啟真正意義上的智能舒適、健康自然的生活。
據悉,房源集團近期提出了第六代健康住宅的新概念——“全齡綠色療愈社區”,完全以“自然健康為中心 ”重新構建全新的產品系統。開創了諸多耳目一新的概念。
房源第六代健康住宅——“全齡綠色療愈社區”概念解析
諸如“森林島嶼”的概念,讓小區環抱于森林屏障之中,建立第一道防線。
“健康立體花園”,讓生態環境從平面轉為立體生長,更多氧氣,更加健康。
“綠色擺渡系統”,關注入宅之前公區環境的科技防疫與動線管理,建立鄰里健康防線。室內實行“全新居養要素”規劃,除新風系統、凈水系統外,打造更加健康的可變空間模塊化戶型。
“全齡療愈配套”,按照年齡設置針對性健康設施,尊重業主全生命周期的每一處細微需求。
“社區+”計劃,給與人們跨越社區的照顧。據悉,房源計劃將在全省范圍內,創建1000畝有機蔬菜基地,基地直供吃得放心;并可能嘗試鏈接全省優質醫養資源,開辟綠色診療通道。房源認為,要在數百個細節源點上,做到精細規劃,才可能創造美好生活本源。
第六代健康住宅——全齡綠色療愈型社區,是山東房企的一大嘗試,在當地引起熱議。
在生態地產邏輯下,房源還重構了自己的產品體系,最新發布的全新產品線“金域系”,“君瀾系”,“云璟系”,“TOP系”,都在深度轉型生態地產,以作品詮釋第六代健康住宅—“全齡綠色療愈社區”的新概念。
“第六代全齡綠色療愈社區”更像一個小小的“智能社會”,多維度服務人們的日常生活。這也是社會文明發展到今天及民眾居住認知升級后的必然產物。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第六代全齡綠色療愈社區”或將開啟居住新格局,更是未來社會的住宅風向標,重新定義中國式居住,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