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介紹了重要醫用物資保障和醫療資源調配保障最新進展情況。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米鋒介紹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況。
據廣東通報,廣州醫科大學聯合廣州海關及中山五院從新冠肺炎患者糞便中分離到病毒,對此我想說明一下,部分病例早期的癥狀中有腹瀉等胃腸道的癥狀,患者糞便的標本中核酸檢測陽性或分離到病毒,提示感染新冠病毒后,病毒在消化道內也可以增殖。
通過對病例臨床表現分析表明,不管患者消化道癥狀是初發癥狀,還是病發癥狀,發熱、乏力、干咳仍然是最主要的臨床表現。糞便中分離到病毒,并不意味著該病主要傳播途徑發生變化,仍為呼吸道和接觸傳播為主,消化道的傳播,包括糞口傳播在全部傳播中的作用和意義,仍需進一步觀察和研究。
戴好口罩和做好手衛生是最重要、最有效的防護措施。堅持勤洗手、規范洗手和手消毒,可以從根本上減少感染風險。在有疫情發生地區,醫院、餐館、商場等公共場所,需要做好常規的環境、衛生和消毒工作。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 劉歡 任敏
相關新聞:鐘南山團隊實驗室在患者糞便中檢出新冠活病毒
2月13日,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趙金存在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召開的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介紹,該團隊在P3實驗室中,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一例重癥感染患者糞便樣本,分離了活的冠狀病毒。有公共衛生意義,可以指導政策制定。
趙金存介紹,這個發現不是偶然,今天李蘭娟院士團隊也有類似發現。患者糞便中存在活的新型冠狀病毒是一個現象,提示新冠病毒傳播可能有新途徑,但是否會造成人與人之間傳染,還要進一步研究。(羊城萬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