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北京醫療隊援助武漢以來,又有4名患者順利出院,其中一位為武漢當地的護士,該護士稱隔離期滿后,要回到一線與同事們繼續作戰。目前,北京醫療隊在武漢協和醫院西院的三個病區,累計收治患者198例,出院6例。
2月13日下午,北京醫療隊收治的4名患者順利出院。攝影/新京報記者 陶冉
累計6名患者治愈出院
截至2020年2月13日17時,北京醫療隊在武漢協和醫院西院的三個病區,累計收治患者198例,累計轉往其他病區13例,轉往其他醫院18例,累計出院6例,累計死亡23例。目前在院患者138例,其中確診病例137例,疑似病例1例,重癥病例108例,危重病例26例。
今天下午,北京醫療隊收治的4名患者順利出院,均為確診病例。其中,3名患者年齡在50歲以上,在12層病區接受治療;1名患者為武漢某醫院ICU護士,在10層病區接受治療。
北京醫療隊、當地醫護與四名患者合影。攝影/新京報記者 陶冉
12層病區主任、北京世紀壇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醫師丁新民介紹,該病區出院的3名女性患者,均是北京醫療隊于1月29日接診的首批患者,有明顯的CT影像學診斷,為確診案例。其中一位患者由于呼吸困難、咳嗽、發燒入院,入院時處于吸氧狀態,無法下地活動;還有患者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等并發癥,病情較重。
經過近半個月的治療后,3名患者不再有呼吸困難的情況,臨床癥狀得到緩解,CT顯示肺部康復較好。“我們會比出院標準更加嚴格一些。有一位病人,CT顯示明顯影像學吸收,3次核酸檢測均為陰性,各方面恢復很好,我們才讓她出院。”丁新民稱。該病區本來還有一位患者達到了出院標準,但由于營養攝入不夠,力氣不足,決定康復好后再令其出院。
10層病區主任、北京朝陽醫院急診科主任醫師唐子人介紹,該病區出院患者入院時癥狀較重,核酸檢測兩次陽性,按照治療指南予以救治后,目前核酸檢測轉陰。CT顯示有部分殘留影像,整體較好,符合出院標準。
“以防萬一,我們還是建議出院患者居家隔離半個月。隔離期間,家人也要做好防護,戴好口罩、不要近距離接觸。”丁新民稱。
此外,丁新民介紹,本次出院的3位患者,在入院期間積極配合治療,這為他們的疾病康復提供了良好的基礎。不過,在日常住院中,存在部分患者挑食、不按時吃藥、自行摘取氧氣面罩、不接受插尿管等行為,為康復帶來阻礙。
“新冠肺炎是自限性疾病,就我們目前接診的情況看,大部分人是可以治愈的,包括重癥患者,所以大家不必恐慌。”他稱,重要的是謹遵醫囑,保持充分的休息、攝入充分營養,并且放松心情。治療過程中,盡可能少玩手機、少看電視,不要被負面消息所影響。
患者:隔離期后要重返一線
余風(化名)是武漢一所醫院的ICU護士。前段時間,她出現低熱、干咳、乏力癥狀,通過CT影像學檢查及兩次核酸檢測確認陽性,于今年2月2日住院治療。對于自己的感染,余風最初有些惶恐和害怕,入院后慢慢接受事實,開始調整自己的精神狀態。
“以前都是護理病人,現在成了被護理的,感覺很不一樣。他們(醫護)穿著隔離服照顧我們,真的非常辛苦。” 余風說,住院第一天,得知是北京醫療隊接管,她感到很有信心。除了日常診療,醫護們還會時常陪患者聊天、鼓勵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在床上躺久了不愿動彈,護士也會建議他們適當活動,鍛煉身體。
久而久之,余風也“撿起”本行,幫著安撫病友。一位病友早期病情嚴重,氣喘、呼吸困難、經常發燒,情緒非常緊張。在門診時,醫生為她開了很多藥,入院后,隨著病情平穩,藥量減少,這位病友反而感到擔心,覺得醫生不給自己藥吃。余風勸該病友放平心態,好好接受對癥治療,現在,病友的情況已經緩解不少。
離開醫院前,余風說,等隔離期完了,她打算回到醫院,繼續在前線與同事一起奮斗。她希望疫情早日過去,北京的醫護人員能夠安全回歸,武漢也能早日“脫下”口罩、迎來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