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拓寬殘疾人就業(yè)渠道,幫助轄區(qū)殘障群體更好地融入社會,上城區(qū)南星街道“殘疾人之家”作為“蝸牛公社”在全區(qū)的首個樣板點,攜手惠業(yè)公司“蝸牛公社”、同益公司“眾心網”、益治學府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等社會力量,以電商直播為線上主體,以蝸牛公社為線下實體,探索建立“線上+線下、實訓+就業(yè)”雙+惠殘體系,助力殘疾人夢想啟航。
01
率先試點 為殘疾人就業(yè)助力
“蝸牛公社”位于南星街道殘疾人之家一樓,以市智精殘親友協會為指導主體,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仁愛基金為支撐主體,匯聚善款與公益物資,為轄區(qū)殘疾人、老人及居民提供免費物資和“三價”服務,即以“蝸牛價”為廣大殘疾人家庭提供保供優(yōu)供優(yōu)質服務,以“愛心價”為社區(qū)70周歲及以上老人提供性價比最優(yōu)的生活服務,以“公益價”為參與志愿公益的居民提供商品服務。此外,“蝸牛公社”還開設專門面向工療員的理貨、裝袋、收銀等就業(yè)技能實訓,工療員的速度雖然慢了一點,但整個過程一氣呵成,大家也都樂在其中。南星街道殘疾人之家負責人馬俊表示,這里的實訓非常多樣,不僅有“蝸牛公社”商品產品的加工、包裝等針對性培訓,更引入益治學府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定期開展畫畫、插花等手工培訓,讓工療員在接受康復訓練時,提升獨立自主技能。
02
“雙+”惠殘 建構服務新體系
除了線下超市和就業(yè)實訓,當下最火的“直播帶貨”也走進了南星街道殘疾人之家。在二樓的“眾心網助殘直播間”,兩三位工療員端坐鏡頭前,開始了他們的主播初體驗。紅棗、筍干等愛心企業(yè)捐贈的物品,繪畫、手工等殘疾人親手制作的文創(chuàng)用品,整齊碼放在桌前,準備直播售賣。
市精協主席蔣一民表示,工療產品需要“商業(yè)化運作”的支撐,而南星街道殘疾人之家的服務新體系則通過網紅直播和在線商城等創(chuàng)新模式,以及線下多元化渠道的拓展,打通了殘疾人產品的市場營銷通路,激活了工療產品的市場流通,從而實現工療產品的可持續(xù)運行,為工療實訓拓面挖深奠定基礎。
03
砥礪求索 讓蝸牛們幸福起來
區(qū)殘聯理事長吳詩兵在上城區(qū)“殘疾人之家”提升改造工作推進會上對南星街道“殘疾人之家”的星級提升、運營及服務表示充分肯定,他強調,要不斷提升殘疾人之家的服務品質與水平,讓殘疾人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這是“民生工程”的重大實事,是“小康路上,殘疾人個也不能少”的具體踐行,更是我們殘聯人打造“重要窗口”的職責所在。
今后,南星街道“殘疾人之家”會緊盯目標,不斷完善,街企攜手,長效推進,做好“蝸牛公社”在全區(qū)的首個樣板點,更大限度激活社會志愿助殘的一池春水,讓“蝸牛們”幸福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