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樸槿惠的這份愧疚,崔順實恐怕只能等到下輩子再還了。
去年10月,崔順實在獄中給樸槿惠寫過一封信,內容可謂是情真意切,字字誅心——"提筆給你寫信,是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后一次。我預感此生可能不會再與你相見,因此在此生最為羞愧的時刻提筆寫下這封信。現在回想起來,如果在你就職總統前就離開你,后面的事情或許不會發生。如果有來生,我們之間一定不會再有類似的緣分出現。直到死的那一天,我都會在心中深深懺悔。"
40多年前,23歲的崔順實與27歲的樸槿惠相識,此后兩人便建立起深厚的閨蜜友情。40年后的今天,殊途同歸的兩人都面對著獄中冰冷的欄桿,友誼,本不該被政治所裹挾。
隨著樸槿惠將迎來最終審判,崔順實的重審判決也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中。
據《環球時報》消息,韓國首爾高等法院14日對"親信干政案"核心人物崔順實作出二審重審宣判,判處其有期徒刑18年并處罰金200億韓元,追繳涉案資金63億韓元。
法院認定,崔順實涉嫌與樸槿惠等青瓦臺政治官員共謀,強迫50多家大企業向自己經營的兩家基金會捐款;涉嫌同樸槿惠共謀,從三星電子副會長李在镕處收受賄賂用于其女兒馬術訓練。
事實上,對比上次判決崔順實的刑罰是有所削減的。在2018年的二審判決中,崔順實被判處20年有期徒刑,罰款200億韓元,追繳涉案資金70億韓元。而這一次的判決中,崔順實的刑期為18年,相較之前縮短了兩年。
要知道,縮短的兩年刑期是因為首爾最高法院參考大法院"強迫罪不成立"判決所做出的。崔順實的減刑是否意味著即將迎來最終判決的樸槿惠將迎來轉機呢?
現實很可能會恰恰相反,對于樸槿惠的最終判決,法院將從嚴問責。十一處注意到,在這次崔順實案件的宣判中,雖然強迫罪不成立,但從三星處收受賄賂、要求大企業為財團出資等罪名都成立,均維持原判。
此外,法院方面還明確指出,崔順實對韓國憲政史上史無前例的總統彈劾事件負有重大責任,被告人的行為導致國家秩序和國家組織體制出現混亂。考慮到樸槿惠被彈劾后,韓國所出現的民眾動亂和誰會矛盾,對崔順實從重處罰是不可避免的。
更重要的是,就連崔順實自己也對"親信干政"這項最大的罪名供認不諱,其在庭上就宣判結果表態稱,"對引發國民公憤進行謝罪"。雖然崔順實的辯護律師在判決后表達不滿,但幾乎所有人都知道,即便再次上訴,也不會對審判結果產生多大影響。
可以說,這次的判決已經是崔順實案件的最終審判。
所謂"唇亡齒寒",自己最好的閨蜜都已經放棄了最后一絲抵抗,即將在3月底迎來最終審判的樸槿惠,或許已經愈發覺得,也是時候該放棄了。
雖然兩人的結局都充滿著悲劇色彩,但一同墜入政治漩渦,并最終隕滅,也算是無愧兩人40多年的閨蜜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