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對文旅融合的倡導,以及地方政府的土地、財政、政策支撐,廣電影視機構能夠找尋的機遇會越來越多,文旅融合板塊仍是一塊可持續挖掘的富礦。文旅融合到底給廣電影視機構帶來哪些新機遇?從幾個典型的結合點來分析,可以一探究竟。
來源:傳媒內參—傳媒獨家
文/張穎
近年來,多家廣電影視機構都在分食“文旅融合”政策紅利與市場蛋糕,有重資產型有輕量型,有盈有虧。盡管2020年上半年疫情來臨,很多文旅項目陷入停擺,但5月平穩期到來,行業全面復工,一些項目又走向了落地。文旅融合到底給廣電影視機構帶來哪些新機遇?從幾個典型的結合點來分析,可以一探究竟。
旅游節目熱背后
廣告招商與打卡文化皆是利來
去年以來,旅游節目大量涌現,《各位游客請注意》《慢游全世界》《漫游記》等節目不斷帶觀眾海內外“打卡”,與此同時,很多旅游推薦平臺、餐飲、酒店品牌也紛紛投入此類綜藝,借助節目對觀眾“種草”,實現認知度的收割、消費用戶的收割。
除了純旅游綜藝,在其他一些競技真人秀、生活方式類節目中,也出現了“文藝+旅游”相結合的身影。比如,《奔跑吧》在全國多地錄制,節目核心是比賽,但是場景中深透了不少旅游元素。今年5月《奔跑吧》在桂林進行錄制,就選擇了游漓江、逛陽朔老街、唱劉三姐等場景。
一些主打生活方式類的慢綜藝節目也具備了文旅融合的元素,明星文化娛樂與鄉村旅游、少數民族旅游、海濱觀光游相結合起來。比如,《向往的生活》第三季曾在少數民族聚集地湘西錄制、《夏日沖浪店》曾在海濱旅游目的地安海南萬寧錄制。
這類節目制作背后,除了廣告主的青睞,也少不了廣電影視制作機構與當地政府的緊密合作。當前,制作機構已經邁過了僅把當地文化主管部門作為審批許可單位的坎。很多地方政府大力努力發展文化第三產業,對于知名欄目的到來求之不得,在拍攝中給予了制作方很多支持,甚至幫助節省了部分成本。
某某拍攝地流行
本土劇與影視熱片“植入”刷存在感
最近,影片《八佰》帶動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地打卡熱。近兩年,隨著電視劇《延禧攻略》的熱播,故宮延禧宮也引發了跟多關注。如果說,這些熱門影視是“不小心”帶火了某些旅游目的地。那么,大量的本土劇、當地政府主導的定制劇則是主動而為之,過去僅僅停留在弘揚當地文化特色層面,現在則是吸引游客前來駐足,既有宣傳效益還有經濟效益。
2020年上半年根據媒體公開報道,河南洛陽正與愛奇藝等知名企業合作,邀請國內知名導演創作團隊,策劃推出《大美洛陽》《洛神》《少年玄奘》《班超》等一批黃河文化、河洛文化題材的文藝作品,通過知名網絡視頻平臺傳播,讓更多海內外游客了解洛陽這座千年古都的文化內涵。
這種政府主導投資,當地文化旅游部門實際操作,影視制作機構與平臺參與的定制合作,是當下文旅融合最主要的方式。它逐漸淘汰掉過去地方政府直接在電視平臺打廣告、播城市宣傳片的推薦方式,觸達大眾的方式是更沉浸式的影視觀看,且鎖定網絡平臺。
紀錄片開始受青睞
定制化合作為投產一條龍提供保障
除了綜藝和影視,紀錄片嫁接文旅也越來越受到青睞。2018年,知名主持人朱丹攜文化旅游紀錄片《丹行線》亮相,重點聚焦東盟國家,對一帶一路文旅旅游目的地做了推薦,并受到多個國家的邀請。可以說,紀實類作品更加客觀深入的呈現風格對于地方人文地理風貌的推薦更加全面。
而除了國際視野作品,國內此類作品也越來越多。近期上海紀實人文頻道總監李逸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目前籌備中的《太湖之戀》《青海國家公園》等都是政府定制項目。可見,地方政府除了歡迎知名綜藝節目來拍攝,出資投拍影視和紀錄片也非常熱情,相比于影視來說,紀錄片的成本顯然要低一些。
而對于記錄制作機構或團隊來說,紀錄片不賺錢的時代逐漸遠去。政府定制合作既能有一筆制作費用,還不用太擔心播出平臺。目前,很多地方政府不僅投拍反映地方自然風貌、人文歷史的作品,在美食人間煙火、城市現代建筑等方面的內容推廣也在向紀錄片轉移,塑造更加立體的地域品牌。
實景娛樂項目下沉
線下娛樂消費升級支撐長遠效益
可以說,廣電影視制作機構參與文旅融合是“輕量型”的,重點在線上內容上開發了很多新項目、在內容上做足了文章,節目、劇集早有涉獵,紀錄片與文旅結合的熱度也在升溫。那么,華誼、長城影視、萬達電影巨資投入的實景娛樂或文旅項目則是“重量級”的,在線下容納了大量的重資產。
此前,大型文旅落地項目被認為投資戰線長、風險高,項目成功與否卻存在更為復雜的因素,比如選址、區位交通、運營等方面的問題都直接決定了大筆投入會不會打水漂。不可否認的,大型文旅實景項目存在一個長線收益期,但是也不要低估國人線下娛樂消費的能力。去年十一國慶,開業后的鄭州華誼實景園區就出現了游客爆棚,華誼蘇州園區節假日的游客量也比較可觀。
2020年,文旅重量型項目仍在簽約或建設,在具體項目運作上,雖然是文化+旅游的大規劃,但有的偏重旅游設施打造,有的偏重文化產業園建設。比如,CMC Inc.華人文化與成都成華區政府正式簽訂合作協議,宣布將在成華區龍潭濕地片區打造"Discovery華人國際探索世界";華強方特文化主題樂園正在大舉進入三四線城市和一些發展新區,比如山東濟寧、寧波前灣新區。
可見一方面,跟多的影視機構在進入這一領域,另一方面,實景娛樂的消費需求正在進一步下沉,地方政府此類招商合作熱情不減,總體市場空間依然廣闊。這一合作趨勢是地方打造第三產業、發展新的經濟動能,同時給予文化企業財政、土地等惠及政策促成的結果,也是影視文化企業的發展機遇。
總體來說,隨著國家對文旅融合的倡導,以及地方政府的土地、財政、政策支撐,廣電影視機構能夠找尋的機遇會越來越多,文旅融合板塊仍是一塊可持續挖掘的富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