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復工率32% 國家及地方出臺支持政策復工

      2020-02-16 15:51:00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已向協會反饋復工計劃的183個整車生產基地中,截至2月12號,已有59個基地開始復工復產,占32.2%。

      這也意味有很多車企由于種種原因未能復工,復工時間還處于“待定”狀態。

      由于疫情導致的延期復工已經給車企帶來了巨大的損失。

      2月6日,北京奔馳向天津市政府以及天津武清區發函,請求其在天津武清的19家零配件供應商提前復工。北京奔馳方面表示,如果不能在2月10日復工,經濟損失每天將超過4億元人民幣。

      可是,受影響更大的還是零部件企業。

      不能按期復工,距離相關法規的實施時間越來越近,企業應對標準法規的難度大幅增加。

      汽車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在推動經濟增長、促進社會就業、改善民生福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汽車市場的變化不僅是汽車行業關注的事情,也是國家和政府關注的重點。及時出臺相關政策,減輕企業負擔。

      截至2月12日,汽車行業各企業已累計為抗擊疫情捐贈總額超11億元。主流汽車集團在重大疫情面前以強大的行動力踐行了企業社會責任,成為抗“疫”大潮中一股積極、理性、務實的正能量。

      因此,國家和地方出臺相關政策支持相關企業也在情理之中。眾志成城,同心協力,我們終將戰勝新冠病毒,重振士氣,進入發展正軌。

      附:企業復工注意事項

      制造工廠病毒性傳染防控措施實施指導建議本指導建議從基本防控、重點區域防控、業務流程運行環節防控等7個方面提出生產類制造工廠的病毒性傳染防控措施實施指導建議,供全市生產類制造業企業參照。

      一、基本防控措施

      1. 識別各項業務流程中存在的人員之間直接,或間接的接觸傳染風險,采取針對性的消毒和隔斷措施;

      2. 制定各個崗位針對病毒傳染的防護用品穿戴標準、使用方法,并確保各崗位員工掌握;

      3. 明確各生產班次運行時間內的體溫測試、消毒的措施、頻次、方式、地點、區域、部位的具體要求;

      4. 規范預防期內員工從入廠至離廠期間,包括個人衛生清理在內的行為標準;

      5. 制定并明確標示,出現疑似發病事件而采取的緊急措施的實施流程,各流程環節所需物品的種類、數量以及使用方法。確保各環節人員知曉并掌握使用方法;

      6. 標識共同物品,嚴格區分崗位間共用物品、群體通用物品,生活福利公用設施、用品,有針對性規范好使用和管理標準。

      二、重點區域防控要點

      1. 辦公場所和生產現場1) 保持辦公場所、生產現場空氣流通。保證空調系統或排氣扇運轉正常,即時清洗空調濾網,即時開窗通風換氣;2) 縮小崗位人員業務活動范圍,盡量使用電訊設備設施和目標看板,進行業務溝通;3) 建立各部門、區域業務和工作信息中心,統一調度傳遞指令和反饋信息;4) 物品定置管理按消毒時間及頻次劃分區域;5) 重點對座機、電腦鍵盤、各類門把手、能源設施啟動開關等,人員接觸性傳播區域做好即時消毒;6) 要求人員之間接觸警示區距離為1.5米,崗位間盡可能避免員工面對面操作。對無法避免的相向操作的崗位,要通過防護穿戴、操作標準,以及監督提醒等措施加以控制;7) 取消辦公區域、生產崗位現場所有生活垃圾暫存容器,統一規定各類垃圾暫存場地,并即時清理。

      2. 食堂及茶水間1) 延長員工就餐時間,保證員工分批分散就餐,保證每批就餐人數達到就餐人員安全距離1.5米的密度要求;2) 應統一員工就餐方向,避免圓桌和對桌就餐;3) 所有餐食飲品獨立包裝,取消公共區域自助添盛;4) 所有餐具統一由專人分發,取消自行領??;5) 茶水間、食堂準備消毒設施,對飲水機、咖啡機、電磁爐等公用設施做好隨時用,隨時消毒;6) 有條件企業可考慮對公用福利設施采取影像監控,也可采取使用登記記錄的方法,便于緊急情況發生時,采取風險隱患排查;7) 茶水間、食品存放區不允許有垃圾暫存,保持與垃圾隔斷。食堂內垃圾必須隨時清凈。

      3. 員工更衣室及淋浴室1) 員工更衣及淋浴分批分散,避免產生擁擠;2) 更衣及淋浴室內不得留存任何個人遺棄物品。在員工更衣或淋浴之后進行消毒和通風;3) 要求員工清理更衣箱內多年積沉物品,予以清理,避免出現發酶和腐蝕;4) 員工工裝需經實施消毒措施后,入箱內保存;5) 易腐性物品,如食物不得帶入員工更衣室;6) 工廠應根據本工廠實際情況,有針對性采取其他措施,例如,工裝不允許穿出廠房外,生活服飾不得進入廠房。

      4. 洗手間及水房1) 確保洗手間及水房設施完好,針對正在修繕的設施,以及廢棄下水通路排查其是否存在連通,采取措施后加封;2) 要準備足夠的洗手液及相應的衛生、消毒用品,保證水龍頭等供水設施正常工作;3) 保持洗手間的通風,保證沖水設施完好,如廁垃圾及時清理。增加清掃消毒頻次。

      5. 員工休息區1) 在疫情防控期內,員工工間休息盡量避免采取集中區域的形式,要求員工各自獨立在本工位休息,杜絕隨意走動、交流;2) 如果條件不允許,可通過分批分散形式休息,減少區域內人員密度。員工間接觸至少保持1米距離。避免進行禮節性接觸,如握手、遞煙、倒水等;3) 確保員工休息區等共用的空間通風良好,要求員工不得留有個人物品,并做到即時清掃,定時消毒;4) 嚴禁易腐蝕和易揮發性物品進入員工共同空間。

      6. 其他員工聚集區1) 員工乘坐交通工具時全程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2) 工廠內部便利售貨點應采取窗口方式售貨,禁止員工入內自主選購。同時,便利購貨點內,衛生及消毒措施標準符合相關食品防疫標準;3) 自動售貨機邊應備有消毒制劑,要求員工即時消毒;4) 控制吸煙區人群密度。廠內吸煙區須劃定周圍界限,沒界限進行消毒處理,禁止將易燃性消毒制劑帶入吸煙區,預防火情;出入吸煙區要進行消毒;5) 疫情防控期禁止外來人員進入員工聚集區。

      三、主要業務流程運行環節防控要點

      1. 物資周轉流程。1) 所有物流交接避免人員直接接觸,應使用相應的物流器具。嚴格遵守先交后接流程,交和接之間留有停頓時間,避免交接人員近距離接觸;2) 外來物品的交接應在交接地點劃定明確的界限,作預防標識線,確保進入線內的物品得到相應的消毒處理,或確認物品安全;3) 交付物品應與顧客接收方,或物流代理方明確交接責任界限,保證越過交付線前物品的安全;4) 監視并保證儲存物品消毒實施頻次及安全狀態。

      2. 業務單據傳遞流程。1) 劃定明確的各類業務外來人員的止步線,與外來人員業務交流后應在止步線內進行相應的消毒,或自身安全確認,再進入辦公區或生產現場;2) 所有紙質文件、單據的交接與物品周轉流程一樣,在交接處固定放置文件框,便于交與接過程中的紙質文件的投放、接取;3) 外來郵件在越過止步線之前確認安全,或進行相應的清潔、消毒。

      3. 管理信息交流。1) 取消所有人員集中方式的會議,改用視頻和電話會議,或使用板報通報信息;2) 確保與防疫中心及相關專業咨詢機構的信息溝通,便于及時獲得專業的、最新的病毒防范的標準、方法等信息;3) 確保顧客需求信息、內部實際產能信息、供應資源信息和內部物資儲備信息的準確,有效平衡生產計劃,確定生產經營運行所需的預防用品的消耗量;4) 整理每日預防工作所有記錄信息,形成各類崗位相對固定接觸交流連系網絡,以便于發生緊急情況時采取隔斷性措施。

      四、傳染及控制信息收集傳遞措施

      1. 持續記錄員工之間,員工與外來人員工作、業務接觸日記錄;

      2. 嚴格履行員工出入,以及外來人員到訪登記制度;

      3. 制定實施預防期內員工離廠后接觸人群報備制度;

      4. 每日預防消耗品實際消耗和補充需求信息統計上報,做好日盤點記錄;

      5. 共用物品使用登記記錄,員工定期體溫測試記錄,各區域清潔、消毒記錄。

      五、感染事件緊急措施

      1. 明示各個區域緊急事件負責人及聯系方式,確保員工有發熱、發燒等情況,在發現第一時間通知區域負責人;

      2. 規劃并明確各區域通向疑似發病員工隔離區路線;

      3. 及時調取疑似發病人員行為軌跡,接觸人、物、區域的信息記錄,劃定風險范圍。隔離頻繁接觸人員和物品,確認風險程度采取措施,或重新消毒;

      4. 當疑似發病員工被醫療機構確認為感染患者時,第一時間向防疫機構提供該員工離廠接觸人群報備;

      5. 當廠外感染者與員工有接觸時,同樣通過記錄追溯,劃定廠內員工風險范圍。

      六、防護設施及用品保障措施

      1. 在工廠內部明顯處設置“疫情預防”信息目標板,及時通報并更新信息;

      2. 員工防護用品,以及消毒器械、方式、制劑需經專業人員或機構確認有效性;

      3. 建立防護消毒用品采購貨源渠道,并保持與供應商之間信息溝通,確保所需物品供應及時不間斷;

      4. 設置發病人員隔離間,以及風險物品存放消毒區,準備擔架等救助工具;

      5. 保證疑似感染緊急措施各流程環節所需物品充足;

      6. 廠里易燃、易揮發性消毒制劑的安全存放,其他防護性用品的期效管控。

      七、防控措施管理保證措施

      1. 建立防控工作匯報機制,明確各層級崗位人員的責任和具體任務;

      2. 防控信息統計記錄、體測和消毒執行、防護物品清點和發放、緊急事件實施、與防疫機關及醫院聯系等責任和具體任務落實具體人員;

      3. 對緊急事件處置措施人員進行培訓和訓練,通過模擬實戰性考評,具備應急、救助和自保能力;

      4. 最高管理層應即時取得最新信息,保證各項防護措施實效性落實,并不斷完善,實現徹底隔離病毒傳播的目標。

      工業制造行業病毒性傳染防控工作評審要點

      序號評價要點

      1.0預控工作基礎管理

      1.1是否為病毒傳染防控工作建立了有效的管理機制?

      1.2是否針對工廠運營流程各環節,進行感染傳播風險識別和分析,并制定防范措施?

      1.3是否規劃了防控工作所需的必要資源,并對資源準備計劃執行情況實施跟蹤?

      1.4是否明確防控工作所需必要物資及設備設施的采購、供應渠道?

      1.5是否建立了防控工作信息統計,疫情上報及發布的信息交流路徑、方式?

      1.6是否依據感染傳播的影響,劃定了風險等級,并匹配相應崗位落實責任?

      2.0防控措施規劃

      2.1是否通過有效渠道了解病毒傳播的危害程度、特點,以及主要防控指導原則?

      2.2是否根據工廠自身抗御能力,對正常/有條件開工的可行性進行評價?

      2.3是否對防控措施的有效性進行驗證,或咨詢政府主控部門專業技術、咨詢機構?

      2.4是否針對突發病毒傳染事件制定了應急處置方案?

      2.5是否能否明確統計病毒傳染防控期間,生產運行所需防控用品的定額數量?

      3.0防控措施實施

      3.1是否在防控期內落實了所有規劃的防控措施?

      3.2專兼職防控工作的管理人員、防控措施實施人員的防控技能是否達標,人員數量和兼職人員所能投入的精力是否匹配?

      3.3是否保證了所有所需防控用品,及時、準量提供到相應業務和操作崗位?

      3.4是否按消毒預防的要求,確定了防護用品的種類、型號,或制劑成份、濃度等指標?

      3.5是否針對工廠內各個崗位制定了在防控期內的行為規范及業務/崗位操作規范、自身防護標準?

      3.6是否對防控期內,由于防控措施、行為和業務操作的實施,對產能、節拍進度的影響進行的評估,并重新確定能力限度?

      3.7是否落實了突發病毒傳染事件緊急處置方案所需相關保證條件?

      3.8是否進行了防控期間所有附加在日常員工行為和操作中的措施,其對員工安全性評價和驗證?

      4.0防控物資供應管理

      4.1是否從防護用品供應渠道資源,保證滿足完成生產任務的要求?

      4.2是否在入庫交接工作上,實效性地驗證進貨的防護用品符合采購需求?

      4.3是否實現防護用品需求量、庫存量、使用量的信息及交流和反饋?

      4.4是否對庫存防護用品進行有效管理,保證庫存防護用品的實效性和完好性?

      4.5針對防護用品選型、采購、接收、發放、領取等相關負責人員,是否具備勝任能力?

      5.0生產運行中防控實施

      5.1物品周轉的防控工作

      5.1.1是否在物品交接過程中避免交換人員直接性,或近距離接觸?

      5.1.2外來物品是否明確了交接場所,劃定交接界限?

      5.1.3是否對外來物品實施消毒措施,或確認處于安全狀態?

      5.1.4對交付出貨物品是否確保其在工廠所承擔的責任范圍內處于安全狀態?

      5.1.5是否可能對各類物品按消毒防控的時效性加以區別?

      5.1.6是否對垃圾等廢棄物進行集中收集,及時清運?

      5.1.7是否對垃圾等廢棄物進行集中收集,及時清運?

      5.2生產運行的管理控制

      5.2.1是否基于防控期間內實際生產效率,以及防護用品保障能力制定排產計劃?

      5.2.2內部信息交流、溝通的形式是否實現避免人員聚集和近距離接觸?

      5.2.3業務運行和生產制造過程的預防措施是否按制定的防范措施全面實施?

      5.2.4對員工更衣、就餐、淋浴、如廁、休息等生活環境,是否制定了有效的措施,降低人群聚集的密度,避免近距離傳播性接觸?

      5.2.5公用區域、設施, 共用品消毒,員工體測等防控性措施是否按規劃的方式、頻次實施?

      5.2.6是否有效的控制外來人員的出入,以及與本工廠人員的交流?

      5.2.7是否對異常情況進行確認,并及時按防控期內的相關要求處置?

      5.3防控行為的執行能力

      5.3.1員工是否能按防控期間的指導,實施本職崗位消毒防護操作?

      5.3.2員工是否能按防控期間的要求,自覺履行在工廠內部,以及與工廠相關的區域防護、衛生和消毒行為規范?

      5.3.3員工是否能按要求穿戴符合自身崗位實際的防護裝備?

      5.3.4員工是否在其責任領域范圍內,具備發現防控工作異常的能力,并明確報告的相關負責人員?

      5.3.5員工是否清楚當病毒傳染突出事件發生,自身崗位在應急措施中的任務和責任?

      5.3.6員工是否了解病毒防控期內,向工廠報告離廠后行蹤信息的重要意義,并切實履行?

      5.4防控設備設施的保障

      5.4.1是否確保辦公場/生產現場空調或排風系統完好,保證通風環境?

      5.4.2是否確保洗手間/水房水龍頭等供水設施功能正常,對正在修繕的設施,以及廢棄下水通路予以封閉?

      5.4.3是否在洗手間/水房準備足夠的洗手液及相應的衛生、消毒用品?

      5.4.4是否確保突發事件應急所需器具、防護措施用具,以及消毒設備工具、員工體測儀器適用,并保持完好?

      5.4.5是否為突發病發患者準備臨時隔離室/區,為疑似病患人員接觸的物品設置隔離重復消毒區?

      5.4.6是否明確制定了通向隔離區的路徑,以備突發應急情況發生后隔離和消毒?

      5.5防控工作的效果監測

      5.5.1是否在工廠顯著處明確標識防控工作各級負責人及聯系方式,并對每日防疫工作信息進行通報?

      5.5.2是否對員工間接觸交流頻次數據進行分析,確認接觸性傳播的風險區域?

      5.5.3是否對員工離廠期間所接觸人群信息進行報備,預測外來病毒傳染風險?

      5.5.4是否對各項防護措施的實施進行督導,對防護用品實際消耗量進行統計分析,確認防控工作要求/標準執行實際情況?

      5.5.5是否對防控工作全過程進行審核,確認本工廠的病毒防控過程能力?

      6.0社會責任履行

      6.1是否按國家政府及防疫機構的要求,進行了病毒防控工作必要投入,履行企業社會責任?

      6.2是否能夠在病毒感染突發事件后,向相關部門提供與本工廠員工有關的感染傳播路徑等信息,便利于排查、隔離和救治?

      6.3是否能在病毒感染疫情發生時,在保證員工及工廠相關方人員安全情況下,持續保持供貨,或用盡可能短的時間恢復生產?

      本文資料來源:中汽協、金屬加工

      關閉
      精彩放送
      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 久久久亚洲AV波多野结衣| 亚洲精品熟女国产|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青青| 亚洲AV无码XXX麻豆艾秋| 亚洲日产乱码一二三区别| 久久久国产亚洲精品| 亚洲性线免费观看视频成熟|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播放|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 亚洲va在线va天堂成人| 亚洲三级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456人成在线| 成人亚洲国产va天堂| 亚洲六月丁香六月婷婷色伊人| 美女视频黄免费亚洲| 亚洲午夜一区二区电影院| 亚洲美女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综合第一精品小说| 亚洲中字慕日产2021| 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亚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天美18| mm1313亚洲精品国产|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妖|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网站| 亚洲欧洲国产经精品香蕉网|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无码av| 色噜噜亚洲男人的天堂|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va亚洲va日韩不卡在线观看| 久久影视综合亚洲|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4SE| 亚洲精品美女在线观看| 亚洲a级片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高清国产拍精品| 国产亚洲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精品网站| 亚洲av福利无码无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