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13日中午,韓國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28人,已治愈7例。韓國明極醫院(Myongji Hospital)稱,對確診病人使用治療艾滋病組合藥物有較明顯效果。
2月13日,韓國明極醫院(Myongji Hospital)公開了一位確診病人的診治過程,稱對確診病人使用治療艾滋病組合藥物有較明顯效果。韓國明極醫院供圖
韓國明極醫院公開了一位確診病人的診治過程。根據治療團隊13日提供給中新社記者的病例等資料顯示,該患者為54歲的韓國男性,1月20日從武漢返回韓國,1月22日首次出現肌肉酸疼等癥狀,1月26日被確診為新冠肺炎。
通過跟蹤觀察,該確診患者傳染了與其就餐的一位朋友,該朋友又傳染了兩位家人;還有一位教會成員受到感染。
2月13日,韓國明極醫院(Myongji Hospital)公開了一位確診病人的診治過程,稱對確診病人使用治療艾滋病組合藥物有較明顯效果。韓國明極醫院供圖
病例顯示,該患者自住院第五天起開始出現咳嗽、發燒等癥狀,但無明顯的呼吸道問題,如呼吸困難、胸悶等。由于技術限制,治療團隊從1月31日才開始使用qRT-PCR技術測量病毒載量(viral loads,指通過測量顯示每毫升血液里病毒的數量),此前未記錄數據。
治療團隊稱,自該患者住院第七天起,開始對其使用洛匹那韋(lopinavir)利托那韋(ritonavir)組合藥物。
“有意思地是,從第二天起,β-冠狀病毒載量開始出現下降,從那時起也沒再測定到冠狀病毒滴度(病毒滴度代表病毒毒力)。”治療團隊說。
不過治療團隊同時也稱,這也可能是一段時間診療后自然康復過程,而非使用抗艾滋病組合藥的直接作用;或者是二者共同發揮的作用。他們需要更多的病例進一步研究。
同時,治療團隊稱,該患者在隔離期間曾出現抑郁、失眠、甚至有自殺傾向;盡管他并不屬于危重病人,但長期在封閉的空間隔離等可能導致其出現一些心理問題。
據記者了解,治療團隊將于近期發表論文,與國際醫學界分享診療研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