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法蘭克福大學等機構科研人員日前報告,他們發現了新冠病毒的一個“弱點”,有助于加快研發針對新冠病毒的藥物。
法蘭克福大學14日發表公報說,科研人員最近開發出的一種質譜分析法可分析細胞內蛋白質情況。對被新冠病毒感染細胞的分析顯示,新冠病毒利用細胞合成病毒蛋白質的機制存在一種“弱點”,如果針對這點使用抑制劑,可以阻止病毒復制。
基于這項發現,研究人員已經篩選出了一些化合物。比如一種代號2-DG的物質,在實驗室培養的細胞中能夠有效阻止新冠病毒復制。目前已有醫藥公司計劃進一步開發藥物并進行臨床試驗。
而在今年3月,在蝙蝠身上探尋廣譜抗病毒藥物的過程中,中外科學家聯合團隊發現,蝙蝠體內MTHFD1蛋白的抑制劑carolacton可有效抑制新冠病毒復制。
該研究從蝙蝠基因組分析入手,使用功能基因組學方法,系統地尋找病毒生命周期以來的宿主因子,通過理解病毒-宿主因子的相互作用的分子機制來尋找新的抗病毒藥物靶點,并成功的發現新冠病毒潛在的藥物分子carolacton。
Carolacton是一種天然產物,被作為抗生素候選分子用于抑制細菌的菌膜生成。研究人員發現carolacton也能有效的抑制新冠病毒在人體細胞中的復制,而且抗病毒有效濃度遠遠低于細胞毒性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