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內蒙古自治區奶業振興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布小林出席發布會。自治區副主席李秉榮、農業農村部總畜牧師馬有祥致辭。中國奶業協會副會長、秘書長劉亞清發布內蒙古奶業振興推進情況。
圖說: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布小林在蒙牛集團執行總裁李鵬程陪同下了解蒙牛鮮奶產品
作為內蒙古領軍乳企代表,蒙牛集團執行總裁李鵬程圍繞“打造產業集群,助力內蒙古奶業轉型升級,拓展中國乳業高質量發展”進行了主題發言。李鵬程表示,蒙牛將與廣大行業同仁和農牧民攜起手來,推動自治區奶業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助力自治區率先實現奶業振興。讓內蒙古奶業這頭“草原牛”,早日成長為享譽全球的“世界牛”。
圖說:蒙牛集團執行總裁李鵬程在內蒙古自治區奶業振興新聞發布會上進行主題發言
打通奶業源頭關鍵節點 樹立高水平奶源建設標桿
奶業振興,需要著力解決奶業發展中的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其中,奶源是關鍵節點,從源頭入手,全面推動奶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蒙牛持續開展高水平奶源建設工作,相繼在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建設了30多個奶源基地,涵蓋近1000座牧場,奶牛存欄量達130萬頭。在內蒙古,蒙牛帶動奶牛養殖達30多萬頭,每年推動青貯、苜蓿、燕麥等飼草生產超過220萬噸。
作為中糧集團戰略投資的奶業“國家隊”, 蒙牛全心投入全國和內蒙古自治區奶業振興行動,推動優質牧草種植攻關、奶牛養殖規模擴大、乳制品加工產能增長。2019年下半年,蒙牛啟動了奶業振興“1-3-6”工程,實施“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布局”,構建“愛養牛集采平臺”“奶牛研究院”“數字奶源·智慧牧場”三大服務平臺,實施“資金扶持、技術服務、科學計價、合同量價、人才培養、黨建共建”六項利益聯結舉措,切實幫助牧場降本增效、農牧民脫貧增收。在內蒙古自治區,蒙牛已累計為上游合作伙伴提供金融扶持超60億元,直接和間接帶動自治區30萬多農牧民的增收致富。下一步,蒙牛還將聚焦珠日河草原、庫布齊沙漠、烏蘭布和沙漠,建設四大種養加產業集群,目標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奶業生產區、智能化程度最高的乳業生產樣板區。建成后將實現新增奶牛存欄50萬頭以上,帶動150多萬畝苜蓿草、燕麥草及青貯玉米等優質飼草種植,通過產業扶貧,可直接及間接帶動全產業鏈100萬人就業增收。
搭建乳業產業園 助推“中國乳都”搶占世界乳業領軍高地
中國乳業要實現全面的奶業振興,在全球乳業價值鏈的橫向競爭中取得先機,需要在更持久、更深層的維度提升“后發優勢”,塑造核心競爭力。
在這方面,蒙牛秉承“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和“集中、集聚、集約”理念,在呼和浩特建設“中國乳業產業園”,發力推動全球乳業的標準與科研高地、智能制造高地、交易平臺高地、組織與人才高地落地內蒙古,助力奶業振興邁出堅實步伐。產業園目標是建成全國規模最大的奶業生產區、全球業態最全的乳業集聚區、智能化程度最高的乳業生產樣板區,助力打造“中國乳都”升級版,推動中國奶業走向全球價值鏈高端。
李鵬程表示,“蒙牛是一家‘蒙字號’的乳品企業,血液中流淌著‘內蒙古基因’。”作為中國領軍乳企,蒙牛牢記初心,反哺產業鏈,推動中國乳業高質量發展。現在,在全球奶業8強中,以蒙牛為代表的中國乳業領軍企業實現了多年來的持續穩健躍升;在全球奶牛養殖10強中,蒙牛戰略投資的現代牧業、圣牧高科等2家中國企業分列第二、第九。以“蒙”為號,蒙牛奏出了內蒙古奶業振興的驕傲強音。
打造產業集群矩陣 引領乳業高質量發展路徑
近年來,內蒙古奶業發展進一步呈現出集中、集聚、集約發展的態勢,在全國范圍內的產業優勢日益凸顯。蒙牛通過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高質量發展路徑,堅持集中、集聚、集約,緊盯“千億級”奶業產業集群目標,打造出規模化、現代化、全產業鏈發展的全產業鏈集群矩陣。
多年來,作為從內蒙古走出的乳企龍頭,蒙牛圍繞產業集群目標,不但在牧草研發種植、奶源基地建設、乳品生產銷售、質量檢測追溯、農牧民利益聯結、數字化建設等奶業全領域持續發力,而且在全球推進優質乳業資源布局。內蒙古良好的奶業發展基礎疊加龍頭驅動,成為內蒙古奶業釋放發展潛能的重要抓手,從根本上改變了產業粗放式發展、不可持續發展、不包容發展的狀況,走出一條高質量、綠色、智慧、創新、開放發展之路。
既是行業龍頭,亦是社會責任擔當者。今年上半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蒙牛勇擔社會責任,率先發出“不拒收一滴奶”的莊嚴承諾,并為廣大合作牧場提供金融支持,推動奶業快速復蘇。與此同時,蒙牛還為抗疫一線累計捐贈7.4億元款物,為內蒙古奶業贏得巨大的社會聲譽。
以腳踏實地的產業發展為依托,蒙牛發力推動內蒙古奶業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激活內蒙古奶業振興內生動力,為助力內蒙古在全國率先實現奶業振興,貢獻蒙牛智慧、貢獻蒙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