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來食集是正大集團旗下“生鮮餐飲+零售”的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混合業態,于2020年進駐長沙,成為華中地區第一家集團布局的陣地。零售門店業務涵蓋生鮮食材、鮮奶制品、各類零食的售賣和現場餐飲堂食服務等,擬通過B2B、B2C模式拓寬銷售路徑,實現線上線下全場景覆蓋,為社區民生做好“吃”的服務。
近年來,傳統零售觸及營收增長天花板,加之不斷上漲的店鋪租金,人工成本,商品庫存等因素,讓原本低毛利的大型商超舉步維艱。在這種環境下,市場催生出一種以互聯網為依托,通過運用互聯網思維和技術,對商品的生產、流通與銷售過程進行升級改造,進而重塑業態結構與生態圈,打造“線上+線下+物流”深度融合的新零售模式。新零售區別于傳統零售最大的特點,即市場驅動變成現在的消費者驅動,傳統是渠道為王,從零售商生產什么、有什么渠道,變成今天的以消費者為中心,并對消費者的體驗、服務、會員管理進行提升。因此找到用戶真正的痛點就變得格外重要,專注消費者的需求動態才能更好地實現產品的投放和功能的優化,達到銷售的目標。
現如今的新零售行業普遍存在定位不清的問題,許多企業打著“零售餐飲一體化”的旗號,整個業態既不像超市也不像餐廳,又無法很好地融合二者,讓消費者也感到困惑。2020年5月,盒馬鮮生關掉門店退出福州市場。表面上,官方回應是歸咎于門店少,距離供應鏈節點過遠、無法取得商品優勢的策略性退出。但究其深層原因,還是對自我定位不精準,缺乏市場差異化的思考,嚴重影響了盈利能力。盒馬在當地宣傳上未正確引導當地消費者認知,大部分人認為這是一家兼作堂食的中高端生鮮食品超市。而對高端生鮮食品有消費能力的人群大多已經是山姆會員的客,長期以來有了極強的忠誠度,導致盒馬的處境尷尬,最終退出及時止損。
正大旗下的福來食集把目標瞄準了中大型城市的中高端客戶。如同服裝行業的優衣庫,互聯網行業的拼多多,價廉質優的商品會讓消費者們持續的復購,而有關“餐飲融入新零售”的行業命題,福來食集也有自己的解法。目前首店營業面積約800平米,不僅銷售有米面糧油生鮮蔬果等民生食品,還開設了具有地方餐飲特色的中餐、烘焙、蒸菜等檔口,而直接從泰國引進的泰式餐飲甜點將成為標志性的引流武器,引發消費者慕名到店。為擴大銷售規模,福來食集在B2B業務端的供應服務也投入了人力物力進行全方位覆蓋,大到酒店、學校,小到周邊的餐飲個體店,這將區別于市場上的其他同行。
除了布局其他同行鮮有涉足B2B領域,福來食集還直面當前的行業餐飲與零售獨立割據的痛點,主推3R食品(ready to eat、ready to heat、ready to cook),將零售場景的設計內嵌到餐飲供應鏈中,讓餐飲品類的供應鏈與零售品類形成互補,生熟聯動,真正實現零售餐飲一體化。以餐飲為本位帶動零售,“餐廳+生鮮+食品超市”三店合一模式帶動客流范疇,且背靠正大集團強大的供應鏈,其優勢也將在未來充分發揮。福來食集CEO肖智丹認為,目前公司的方向會遵從“餐飲零售化”的思路,要以餐廳帶動零售,而非零售帶動餐飲,因為餐飲行業的服務意識及標準遠遠超過零售從業人員,要讓消費者體驗到更好的服務。另外,門店的餐飲服務不僅解決了商圈白領的一日三餐需求,還能增加門店商品的關聯銷售,提升顧客到店的消費頻次和停留時間,形成一定的黏度。
據悉,門店的銷售以小程序為載體,支持秒殺、拼團、積分、優惠券等多種營銷方式,把線下的流量引入到線上,再通過訂單處理和物流配送系統,完成整個購買到配送的流程。不僅是社區內的個人或者家庭,社區內的其他商家也將受益于這種服務。社區團購通過社群運營裂變,依賴生態制定出推新搶購、抽獎等多種玩法激活線上顧客,以輔助商品的銷售。為了維持食材的新鮮度,門店每天都會在固定時間執行日清流程,或提供給周邊餐飲商家,或線上低價秒殺,“絕不讓食材過夜”是福來對顧客的承諾,也是其門店內部的鐵律。
福來食集在貫徹新零售的一套底層邏輯的同時,即以互聯網的思維和技術來提升門店零售的效率和盈利,通過線上線下的運營統籌來實現盈利增長。“零售餐飲一體化”也不只是在口·頭上承諾,真正落地的時候須知行合一。此次,正大集團將借福來食集探索出零售領域新業態,擴大零售版圖,面向更多的消費者,從市場獲取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