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時間,多個國家出現了突變案例。還有個別研究指出,并不是所有抗體檢測陽性都代表患者具有了免疫能力,這讓新冠病毒中和抗體的“有效期”一度成謎,讓不少人擔憂。
不過,上海的醫學專家研究最新發現,具有保護性的中和抗體在新冠病毒感染半年后仍在人體內穩定存在。該研究成果是經過長期監測得出的,發表于中國工程院院刊Frontiers of Medicine。
研究人員們主要分析了從血漿樣本中采集的抗體對614G模擬病毒(又稱假病毒)的中和能力。據悉,研究人員分析了感染2周至1個月、1-2個月及6-7個月后病人血漿樣本中IgG抗體的表達水平,發現在感染6-7個月的血漿樣本中,抗新冠病毒IgG抗體相較于病毒感染后2個星期至1個月及1-2個月有所降低,但仍維持在一個很高的水平。
研究人員進一步分析了感染后2周-2個月與6-7個月的血漿樣本中新冠病毒中和抗體的水平,發現所有樣本中均存在高活性的新冠病毒中和抗體,且血漿樣本內的中和抗體水平沒有差異。
疫苗是戰勝新冠肺炎疫情的“殺手锏”,而中和抗體療法也在不少國家被視為最有潛力的方案之一。
中和抗體,可以說是經過大自然“千錘百煉”的免疫系統篩選出來的特異性新冠病毒療法。免疫系統通過識別進入體內的新冠病毒中的特異性蛋白,能夠產生針對新冠病毒的免疫反應,其中,由B淋巴細胞產生的中和抗體是免疫反應中的重要一環。
此前,我國已有新冠病毒中和抗體臨床試驗在上海啟動,是由上海君實生物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等單位共同開發的重組全人源抗新冠病毒單克隆抗體注射液(以下簡稱“JS016”)。6月7日上午,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完成了首例受試者給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