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搶救性發掘33枚恐龍蛋 居全球館藏數量之冠

      2020-09-18 11:26:43

      16日,歷經數月的考古發掘,廣東河源一處紅砂巖山坡,現已搶救性發掘出數窩恐龍蛋化石,其中完整的恐龍蛋共計33枚。截至目前,河源館藏恐龍蛋化石已超18000枚,仍居全球館藏恐龍蛋數量之冠。

      延伸閱讀:

      修個路也能挖到恐龍蛋,這座小城堪稱現實版“侏羅紀公園”!

      2004年,廣東河源憑借10008枚館藏恐龍蛋化石一舉拿下吉尼斯世界紀錄。16年后的今天,這座粵東北小城并沒有停下發掘腳步,恐龍蛋化石數量逼近兩萬枚。執著的“集蛋者”熱情不減、數量不斷刷新,但修復和研究難題隨之而來,解謎需要的時間和努力與日俱增。

      河源恐龍博物館陳列的恐龍蛋化石。

      這是一個“搶救”歷史痕跡的故事、一個修復碎片信息的漫長過程,更是一個了解遠古的窗口。

      20米高小山丘 藏著237枚“恐龍蛋”

      早上8點,河源恐龍博物館館藏研究部副主任黃志青把草帽和水杯扔上吉普車后座,就向10多公里外的工地開去。6月中旬,派出所的熟人發來微信,說“聯新村一工地發現了疑似恐龍蛋化石,你們要不要來看看”。黃志青一下來了興趣。到工地后果然沒有讓他失望,施工爆破的石塊里已經能看出明顯“端倪”。

      2020年6月,河源聯新村發現恐龍蛋化石現場。

      24年前,1996年3月6日,在城南南湖山莊工地玩耍的4個小學生意外發現恐龍蛋化石,打破了這個粵東北小城的平靜。隨后,河源恐龍蛋化石發掘出現“井噴”,一枚枚、一窩窩形狀各異的恐龍蛋化石在各村寨、工地“露頭”。

      時任河源市博物館館長黃東回憶,之前自己恰巧看過恐龍蛋相關資料,“知道這個東西很珍貴”,就趕緊給市政府打了報告。一個星期后,河源市政府發出關于保護恐龍蛋化石的通告,明確施工動土時須報請市博物館派人到現場考察等內容。通告貼遍村頭巷口、工地道路以及紅砂巖分布的地區。這時人們才知道,曾經在河源民間流傳的“神仙腳印”,其實是恐龍蛋化石脫落后的蛋窩。

      根據群眾和工地發來的線索,黃東帶著博物館工作人員四處“搶救”,單單在河埔大道就撿了800多枚。

      數量之多令人驚訝,且多在山地,黃東咬咬牙用本就不多的經費買了一輛二手吉普車運送化石。隨后,黃志青開車載著同事開啟了一次次“尋蛋之旅”。河源盆地100多平方公里的紅砂巖層,厚度達4000米,到底埋藏了多少恐龍蛋?他們一次次靠近答案,但從未揭開。

      “不僅裸露在巖層表面的化石很多,有的山頭每層都有,甚至隨便施工炸山就能發現。20米高的小山丘一炸開,發現了237枚。”黃東說,“哪怕在河源市恐龍博物館新館工地上,都發掘出一窩16枚恐龍蛋化石,至今還有3枚露在館墻邊的石壁上。”

      增長幾近瘋狂。2004年11月,河源市博物館擁有恐龍蛋化石已達10008枚。次年1月,他們接過吉尼斯世界紀錄證書,榮膺世界館藏恐龍蛋化石數量之最。

      榮光之后,發掘仍在繼續。四面八方的線索不斷涌來,只不過逐漸從電話變成了微信。“這幾年派出所經常來消息,有時候抓捕行動也會帶上我們。”河源恐龍博物館館長杜衍禮說,“有次在一個毒販家找到了兩窩,我和黃志青一趟趟搬回來;還有次派出所收繳了500多枚,附近居民把水桶借給我們才弄回來。”

      多年來,黃志青已經練就了深厚的“目測”功底——在同一巖層,從已發掘的點位用肉眼判斷找出另一個發掘點,“勝率”頗高。他的車換了兩三輛,發現化石也從“興奮”慢慢轉向了“責任”。

      “當年的通告的確發揮了很大作用。這些年館藏的化石起碼70%都是群眾提供線索找到的。”杜衍禮說,在河源,人們對恐龍蛋化石的認知已經“深入骨髓”。

      去年7月,河源9歲的小學生在東江邊玩耍時發現破碎的蛋殼化石,一眼就認出來這可能和恐龍蛋有關。隨后,博物館在地下發掘出11枚蛋化石,并判定這些恐龍蛋應該屬于白堊紀晚期。

      目前,河源恐龍蛋博物館館藏恐龍蛋化石已超過1.8萬枚。這些化石種類豐富,長條形、棱柱形、橢圓形、扁形、圓形等形狀各異,規格從1.5厘米至23厘米不等,大多屬于白堊紀晚期。但深埋在城市鋼筋水泥下和未開發山區的數量,仍是未知。

      修復“歷史信息” 命名“黃氏河源龍”

      “以前沒有那么先進的探測手段,收上來單個的化石也不知道它周圍地層環境是怎樣的,更別說知道這顆蛋屬于什么恐龍了。”面對博物館里像番薯一樣碼放的恐龍蛋化石,黃東感到最遺憾的是丟失了“歷史信息”,但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多年來,他像一個瘋狂的化石收集者,在每一輛挖掘機的車斗下“搶救”化石,和城市發展速度賽跑。

      發掘前幾年,恐龍蛋化石數量驚人,但遲遲沒有見到“龍”的身影。直到1999年龍骨化石和2001年恐龍足跡的發現,遠古河源的恐龍生態畫卷才徐徐展開。

      1999年7月,河源市民林德和在黃沙村的一處荒坡挖出恐龍骨骼化石。黃東立馬擴大尋找范圍,并帶著樣本前往北京。經專家鑒定,確認化石為“指骨或恥骨的遠端”。當年8月,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董枝明、呂君昌等專家來到河源現場發掘,發現了一塊長約20厘米的恐龍肢骨化石。

      收獲令人意外,但由于經費原因,發掘在不久后暫停。近5年后,發掘重啟。

      伴隨挖掘的是曠日持久的修復。靠5塊錢一張門票收入的博物館負擔不起太昂貴的修復支出。他們只能買硬度大的高碳鋼剔針來“對付”包裹化石的堅硬巖石。河源恐龍博物館副館長袁偉強說,對他來說,最大的挑戰是修復肋骨和頭骨。隨著修復難度加大,呂君昌到河源進行指導。呂君昌告訴他:“化石修復最重要的是保留有用信息。”條件所限,袁偉強只能用不太精細的工具一點點將“歷史信息”剔出來。修復肋骨他花了3個月,修復頭骨花了半年。最終,三具完整的恐龍正型標本得以呈現。經專家研究,這是河源地區特有的一種恐龍,屬竊蛋龍類。呂君昌在發表的論文中將其正式命名為“黃氏河源龍”。

      隨著時間推移,博物館用于發掘的鐵錘換成了地質錘,高碳鋼剔針也換成了進口氣動槍。接棒修復工作的館員黃華樂如今在100多平方米的板房里,拿著氣動槍像牙醫一樣,慢慢讓化石更加精準地露出本來面目。河源恐龍博物館已經建立起較為完善的資料系統。每一個恐龍蛋化石的尺寸、重量、地點和層位等信息都清晰記錄在案,像一串串加密符號,等待未來一一破解。

      黃氏河源龍復原照片。

      特殊的粗糙“產房” 拓展恐龍生存范圍

      盡管我國恐龍蛋化石資源豐富,但學界的相關研究并不多。直到恐龍蛋化石研究專家趙資奎建立起較為完善的分類和命名體系,方向才逐漸清晰。

      對于河源發掘出海量恐龍蛋化石,專家認為這和其古地理環境有關,大規模施工也為發現化石提供了契機。恐龍集群產蛋需要一定濕度,濕潤的場所能給恐龍提供更加舒適安全的產蛋環境。

      和其他地方在細軟土壤中發現化石不同,河源的恐龍蛋化石主要從粗糙的紅砂巖中出土。“我們在全國跑了這么多地方,這是唯一一個特殊的粗糙‘產房’,所以河源的產卵環境比其他地方更為惡劣。”王強說,這就為研究提供了新的可能,從理論上拓展了恐龍的生存范圍,也反映出這個物種對環境的適應性。

      在面積不大的盆地里,河源出土的恐龍蛋化石種類繁多,且從地質時代來看,在我國整個恐龍蛋化石資源中占有上下銜接的地位。但多年以來,大家并沒有在近兩萬枚化石中找到胚胎。

      專家解釋,在數量巨大的化石中排查本就是浩大工程,且胚胎發育程度不同,在蛋中可見的骨骼多少和大小有很大不確定性,雖可借助CT掃描,但依然很難準確判定骨骼的發育程度。這正是下一步留給研究者的科學問題——盡可能尋找胚胎,探索恐龍和蛋的聯系。

      目前,全球命名的恐龍超過1000種,我國擁有其中300多種化石資源。王強說:“我們嘗試通過古生物學、巖石學、古地磁學、地球化學、地球物理等多角度進行綜合研究。多學科合作有助于我們更加深入完善的認識問題。”

      關閉
      精彩放送
      亚洲成人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久久精品无码色欲| 亚洲免费人成视频观看|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表情包|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久久| 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网址| 激情小说亚洲色图| 爱情岛亚洲论坛在线观看| 欧美亚洲国产SUV| 另类图片亚洲校园小说区| 精品久久亚洲一级α|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观看网址| 婷婷亚洲天堂影院| 亚洲精品N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亚洲最大AV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艾草网 | 鲁死你资源站亚洲av| 亚洲av无码兔费综合|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一区|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区日韩区无码区| 亚洲色精品88色婷婷七月丁香|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亚洲综合婷婷久久|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 亚洲精品无码你懂的| 亚洲av午夜成人片精品电影|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午夜鲁丝片| 日本亚洲欧洲免费天堂午夜看片女人员 | 午夜亚洲www湿好大| 亚洲无砖砖区免费| 亚洲欧美自偷自拍另类视| mm1313亚洲精品国产| 亚洲熟妇无码AV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在线电影|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一区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