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冠病毒由武漢病毒所泄露”、“武漢病毒研究所女研究生黃燕玲是新冠肺炎零號病人”的傳言不脛而走。對此,武漢病毒研究所都進行了辟謠,并稱截至目前該所沒有感染者。
“零號病人”一般指第一個被病毒感染,并開始散播病毒的患者。找到零號病人,都有助于最快、最準確地確認傳染源和傳播途徑,及時采取有效防控措施,阻止疫情發展。但截至目前,公認的“零號病人”尚未浮出水面。
國際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The Lancet)1月24日發表的一篇由收治新冠肺炎重癥病患的武漢金銀潭醫院副院長黃朝林等人撰寫的論文,將首名病患的發病時間前推至2019年12月1日。該論文由近30名中國醫療機構的研究者所撰寫,他們中的相當一部分工作在救治新冠病患的一線。
金銀潭醫院重癥監護室(ICU)主任、也是上述論文作者之一的吳文娟醫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上述發病時間是通過流行病學調查綜合家屬回憶得出的結論。“這個病人有點腦梗、老年癡呆,送過來時狀況很不好。”
據悉,該病患在發病后,先被送入武漢市的另一家醫院,但隨著病情惡化,2019年12月29日被轉入金銀潭醫院。當時,黃朝林和吳文娟都在現場。
吳文娟表示,這名老人此前便患病在家,并沒有前往過此前被認為是疫情爆發地的華南海鮮市場。
吳文娟說這位老人離武漢海鮮市場較遠,而且因為他患病,所以基本上不出門。
據《柳葉刀》刊載的論文披露,該老人的家人在其發病后,均未出現發燒或呼吸系統癥狀,其與后來的病人間也沒有發現流行病學聯系。而在他發病10天后,才另有3人出現相關癥狀,其中2人也沒有華南海鮮市場暴露史。
對于這名長期居家、且從未去過華南海鮮市場的患者為何可能是目前所知的第一個新冠病毒感染者,吳文娟并沒有給出明確答案。
武漢華南海鮮市場內的野生動物交易一直被懷疑是導致疫情的罪魁禍首,但這名老人的經歷正為該結論帶來挑戰。但關于病毒最初是如何越過物種屏障、從動物傳染給人一直未有明確定論。要了解病毒的傳播路徑,其中關鍵的一環便是首名患者的身份,及其如何染病的經歷。
近日,武漢大學醫學病毒研究所楊占秋教授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第一批41個確診病例中有一半去過華南海鮮市場,但也有很多沒有去過。新冠病毒通過市場內的野生動物傳染到人類的可能性不能絕對排除,但另外13個病例沒有去過華南海鮮市場,讓這一問題更加撲朔迷離。
目前尚無定論說明新冠病毒到底來自哪里,而業界比較公認的觀點是最有可能來自蝙蝠。這是根據新冠病毒基因結構與SARS冠狀病毒80%的相似性得出來的一個推論,目前沒有人能拿出新的證據進行反對,因此一般認為最可能的來源是蝙蝠。但事實上,真正的天然宿主是誰并無定論。
楊占秋認為,現在只能說,華南市場很可能是疫情發生的起源之一。“市場里有很多不同種類的野生動物,現在把矛頭指向蝙蝠,但是市場里并沒有蝙蝠在賣,所以這些都是疑問。比較明確的是,華南海鮮市場工作條件和生活條件都比較差,環境條件比較惡劣導致病毒容易生長繁殖,也容易傳播。”
楊占秋說,現在疫源不明,導致防控疫情仍處于被動狀態下,從根本上杜絕源頭仍存在隱患。
受訪專家表示,零號病人與流行病學中的指示病例(index case)是兩個概念,但容易混淆。指示病例是衛生部門觀察到的首個病例,但不一定是真正意義上第一個感染疾病的人。即便有指示病例,也很難找出真正的零號病人。
此前,中國疾控中心前副主任楊功煥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有消息稱上述新冠肺炎疾病可能在2019年11月份就已經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