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梁尚榮
化州市同慶鎮排塘村委會白石塘村,居住在鑒江中下游,緊靠南盛引鑒農業渠渠邊,是一個平原的地方。
白石塘村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交通方便,農業生產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村民們起早摸黑地耕作。
改革開放前,白石塘村交通困難。那時候,該村沒有一條像樣的路通往同慶鎮,農副產品運不出去,嚴重制約了農業生產的發展。因此,那時候村民種植的北運菜賣不出去,菜椒爛在地里沒人收購,村民的收入不高。
二十一世紀初,革命老區白石塘村的村民,在同慶鎮委、鎮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排塘村黨支部、村委會干部的積極帶領下,在上級交通、水利、公路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白石塘村民積極捐資,修建了白石塘橋,修筑了3公里長的白石塘大道,解決了白石塘村村民交通難、行路難的問題。從此,村民放開手腳大干農業,白石塘村的農業生產年年獲得增產增收,村民過上了幸福生活。
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革命老區白石塘村的村民發揚了艱苦奮斗的精神,不怕辛苦,毅然到珠三角廣州、深圳、東莞、及廣西南寧等城市創業,做出了可喜的業績,發了財,小有積蓄后,村民們踴躍回到家鄉建設新樓房。現在,白石塘村革命老區的村民百分百已建起了火磚鋼筋的樓房,而且外墻相鑲了高級瓷磚,全村告別了坭磚瓦房,還有不少家庭購買了1至2輛小車及大貨車,村民們的經濟作物發展快,收成好,養殖及各種生意越做越旺。
十年前,白石塘村還在化州市廣播電視局的大力支持下,安裝了有線電視,繁榮了村民的文化生活。近幾年來,村民們還自覺捐款,全村安裝了安全監控,杜絕了小偷小摸偷東西的案件發生。早兩年,村內的村道及白石塘大道還安裝了路燈,方便了村民晚上進出同慶圩,還捐資建起一座2層的村文化室樓房。
現在,白石塘村革命老區的生產及新農村建設在發展,戶戶都過上好日子,村民們的生活像臘月的甘蔗一節更比一節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