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是群眾尤為在意的民生實事、“關鍵小事”。
自垃圾分類工作開展以來,永嘉縣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垃圾圍城”壓力得到有效緩解,城鎮垃圾分類工作基礎不斷夯實。永嘉縣2020年1月至7月累計處理生活垃圾170283.91噸,截至7月份城鎮生活垃圾增長率為-13.15%,建成區生活垃圾分類覆蓋面已達到85.23%。
錨定目標謀新篇,奮楫揚帆再出發。2020年,永嘉縣根據省市分類目標,提前謀劃、細化舉措,力爭今年城鎮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覆蓋率達到90%以上;城鎮生活垃圾零增長、原生垃圾零填埋;建成縣垃圾焚燒發電廠改造提升工程和縣易腐垃圾(含廚余垃圾)處置中心項目;全縣城區(7個街道)實施強制分類;城鎮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50%以上……
為實現這些目標,永嘉縣持續健全機制、優化模式、完善體系,對垃圾分類治理全鏈條各環節進行優化、深化與補鏈,構建“政府統籌、黨建引領、部門指導、鎮街主推、試點示范、物業聯動、社會發動、群眾自治”的良好格局。
黨員先行,示范引領
圍繞“一年打基礎、兩年見成效、三年大變樣”的工作目標,近日,永嘉縣啟動全縣機關黨員干部打贏垃圾分類攻堅戰活動,充分發揮黨員干部在全縣城鎮生活垃圾分類深化工作中的先鋒模范作用。全縣13000多名黨員干部簽訂了《永嘉縣垃圾分類黨員帶頭承諾書》,將積極參與生活垃圾分類減量的宣傳、教育、科普工作,入戶開展垃圾分類宣傳告知工作,爭當“紅色管家”開展“桶邊督導”,指導所在小區居民正確分類和投放。
“垃圾分類是一場需要全民共同行動的攻堅戰,廣大黨員干部更要帶頭做垃圾分類的踐行者、宣傳者和監督者。”永嘉縣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就在前不久,該縣分類辦還聯合縣委直屬機關工委開展了垃圾分類知識“云”同步學習活動,輻射全縣82個縣直單位、723個黨組織的11755名黨員。
榜樣的力量,還體現在“示范”的引領上。自開展省級分類示范小區創建工作以來,甌北街道大自然濱江小區創新上門收取服務,由物業公司保潔人員定制的垃圾分類手推車,定時上門收取生活垃圾并向居民宣傳分類相關知識,進一步提高分類投放準確率。“一對一上門服務,面對面入戶宣傳,既有效促進了垃圾分類的實施,也是順利完成‘高層撤桶’和‘撤桶并點’的創新嘗試。”甌北街道垃圾分類工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有望在其他示范創建小區進行鋪開。
投入資金配備垃圾分類智能設備,聘請專屬分類管理員,采用垃圾分類積分獎勵機制……去年,該縣先后創成2個省級分類示范小區和2個市級分類示范小區。“這些基層好做法的復制推廣,能發揮‘樣板’示范引領的作用,以點帶面,高質量推進全縣垃圾分類工作。”縣分類辦相關負責人表示,永嘉今年還將創建4個省級分類示范小區、5個市級分類示范小區、1條省級“定時定點”投放和清運商業街、1個省級“定時定點”投放和清運住宅小區、2個市級“定時定點”投放和清運住宅小區。
值得一提的是,永嘉縣還在三江街道率先啟動垃圾分類示范片區創建,片區內所有的居住小區、機關企事業單位等都要參照省級高標準開展達標創建。“作為一個大開發、大建設的城市新區,三江街道居住環境越來越好,居民的環保意識和整體素質也比較高,為創建示范片區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三江街道黨工委書記金世炊表示,為更好地開展創建工作,街道率先從黨政機關做起,利用硬件配置、宣傳互動等形式營造氛圍,發揮物業公司重要抓手的作用,引導和監督居民踐行垃圾分類。同時,引進第三方機構做好設備管理及維護,以進一步提升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水平。
宣傳引導,提質擴面
“整場講座深入淺出,既有理論基礎,又有很強的實際操作性,為進一步開展垃圾分類工作提供了指導和幫助。”近日,永嘉縣北城街道各村網格員、四大社區工作人員、各小區業委會成員及物業公司管理人員等60余人齊聚一堂,來自溫州市分類辦宣講團的宣講師王希銘就垃圾分類知識做專題宣講,同時也開啟了永嘉縣今年垃圾分類“百場宣講”的序幕。
加強宣傳引導,營造社會氛圍,去年以來,永嘉縣多措并舉,不斷強化宣傳體系建設:成立垃圾分類宣講團,在全縣范圍內開展200余場生活垃圾分類宣講,參與人數達12000余人次;上線“永嘉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微信公眾號,傳遞垃圾分類法規政策,分享永嘉垃圾分類工作經驗;將垃圾分類知識專題講座納入全縣中小學生的網絡課程,通過網絡授課使全縣9萬余名中小學生集體接受了垃圾分類知識的普及和教育;創新編發《垃圾分類應知應會小知識》,并做成口袋書分發到全縣機關企事業單位……
今年4月,永嘉縣分類辦聯合縣12345政務服務熱線中心,開設垃圾分類專線。“中心每天24小時、一年365天的運行機制,可以實時解答市民的各類疑問和接聽反饋建議,更有助于這項民生實事的開展。”永嘉縣12345政務服務熱線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業務開通前,縣分類辦對全體話務員進行分批指導,咨詢服務內容包括生活垃圾分類原則、分類標準,垃圾的種類等方面,拓寬了群眾了解垃圾分類工作相關政策,反映建議訴求的渠道,“自今年開通以來,已經先后接聽來電咨詢300多例。”
下一步,永嘉縣將繼續發力宣傳引導,定期公布全縣各鎮(街道)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情況;曝光垃圾分類不文明行為,宣傳垃圾分類杰出團體(個人)等;每月發布縣垃圾分類工作簡報,匯報垃圾分類工作進展和工作亮點;開展垃圾分類業務培訓,組織各單位和鎮街專職人員赴先進地區學習垃圾分類工作經驗。
強化督導,壓實責任
通過加快分類硬件設施提升,永嘉縣不斷夯實分類基礎。去年以來,已開工建設縣易腐(餐廚)垃圾處理中心項目;建立餐廚垃圾收集清運線路2條和廢棄食用油脂收集清運線路1條,城區范圍現有171家餐廚垃圾產生單位納入清運;新增廚余垃圾收運線路1條,串聯各垃圾分類示范小區,由專用廚余車輛收運。
今年,該縣將加快縣垃圾焚燒發電廠改造提升工程、易腐垃圾(含廚余垃圾)處置中心項目、建筑垃圾處置設施的建設,確保年底前建成投用;計劃購置4輛易腐垃圾運輸車,打造全縣易腐垃圾直運線路;各住宅小區、公共機構等按照規定全面實行生活垃圾分類收集,沿街商鋪實行環衛人員“定時+上門”分類收集模式。年內,高標準示范小區將基本實現易腐垃圾分類直運,至2021年,全縣實現易腐垃圾統一收運、統一處置。
為進一步加強城鎮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水平,永嘉縣今年還將生活垃圾分類納入縣政府對部門和鄉鎮(街道)的綜合目標責任制考核,實施一月一考,定期通報。通過“抓好終端建設落地,穩步開展宣教工作,積極優化督查考核,大力跟進常態執法”等舉措,統籌推進全縣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綜合運用宣傳、督考、執法等多種舉措,推進垃圾分類向縱深發展。至今年8月底,東城、甌北、三江等沿江片7個街道(鄉鎮)要全部實施強制分類。
同時永嘉縣分類辦還明確縣各主管部門職責,將各大公共場館、企事業單位等重要節點的垃圾分類責任落實到人,使垃圾分類工作逐步覆蓋全縣各地、各行、各系統。創新推進街面撤桶,落實區域專人負責,按區域定人員、定路段、定數量、定質量,確保分類桶箱整潔有序;住宅小區,有物業的物業負責管理、無物業的由屬地網格負責管理;機關企事業人員要“住在哪個小區,管好哪片”,帶頭擔任樓幢長,劃定責任區;按區域建立定點、專人收集制度,規范保潔公司分類桶作業,加強垃圾桶分類運輸過程和滿溢清運的督查,加快分類收運的流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