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空俯視天津港,40多公里的海岸線上,173個泊位星羅棋布。2019年1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津港時指出,要志在萬里,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綠色港口,更好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和共建“一帶一路”。
一年多來,天津港在“智慧”“綠色”上下足功夫、開足馬力──新一代智能集裝箱碼頭開工建設;天津港集團“建設世界一流綠色智慧樞紐港口”項目列入交通強國建設試點……
一座智能化、高效化、綠色環保的現代化港口初見雛形。
“我們牢記總書記囑托,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矢志創新,攻堅克難,全力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綠色智慧樞紐港口,主動服務國家戰略。”天津港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褚斌表示。
智慧港口 助力“天津智港”
每逢盛夏,碼頭酷暑難耐。不過今年夏天,天津外輪理貨有限公司生產業務部部長王順國再也不用頭頂烈日在船舷邊一站好幾個小時,人工查驗箱號、判定箱損、核對船圖貝位了。
6月,天津港全部80臺岸橋實現全國港口首家智能理貨系統內外理一體化運行,車號、箱號一次識別準確率超95%,大大提升了碼頭裝卸、理貨及物流效率。
坐在天津外理公司調度指揮中心,王順國正目不轉睛地盯著高清顯示屏,不時用對講機調度協調。如今,伴隨智能化改造完成,在調度中心就能監控整個作業流程,智能系統直接替代人工快速精準下達一系列指令。干了28年理貨的王順國感慨:“冬戰三九、夏戰三伏、肉眼看箱子的日子一去不復返嘍!”
建成全球首個在傳統人工碼頭上通過智能改造實現的自動化集裝箱碼頭;25臺無人駕駛電動集卡規模化應用領跑全球;搭建京津冀港口智慧物流協同平臺;集裝箱單證電子化比例、無水港集港直通比例達到100%……勇闖科技“無人區”,一年多來天津港智慧港口建設加速推進。
“智慧賦能港口將帶來物流效率全面提升,為中國乃至世界上其他港口發展起到示范帶動作用。更重要的是,以此為切入點,對穩內貿促外貿、帶動區域發展、助力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天津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所長張寶義認為,這也與近年來天津全面推動新一代人工智能戰略布局、全力建設“天津智港”的發展思路完美契合。
以智提質,以新促興。
“今年,智慧港口建設共分5大領域20項重點任務。比如,會重點推動5G網絡在集裝箱碼頭區域全覆蓋,推動25臺以上無人集卡規模化示范應用。”天津港集團科信設施部總經理王軒表示,年底,北疆港區C段智能化集裝箱碼頭就將有一個泊位投產,建成我國智能化程度最高、建設成本最低、運營效率最優的智慧集裝箱碼頭。
“我們將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全力建設世界一流智慧港口,率先打造全球智慧港口建設2.0版新標桿,同時,積極融入‘天津智港’建設,助力天津建設全國領先的智能科技產業高地和智能科技創新中心。”天津港集團副總裁楊杰敏表示。
運力變革 守護碧海藍天
8月16日一早,一趟滿載進口鐵礦石的火車專列從天津港直接開進榮程鋼鐵廠區。“去年8月正式開通鐵路運輸專用線復線后,從天津港運輸礦石,從山西運輸煤炭、焦炭等都通過鐵路直接進廠。光是從天津港駛來的進口鐵礦石專列平均每天都能有4至6趟。今年1至7月,榮程鋼鐵大宗原材料鐵路運輸比例達到70%。經測算,每月至少能減少卡車運輸16000輛次以上,大大減少污染物排放。”天津榮程鋼鐵集團黨委書記柴樹滿說,前不久,集團新建的又一條集裝箱鐵路復線竣工投產,具備了從天津港集裝箱專列運輸鐵礦石的能力。
“港口是區域經濟發展的‘穩定器’‘推進器’。以‘智慧’促效率,以效率減能耗,這是綠色發展;嘗試構建綠色運輸模式,助推運輸結構調整,‘守護’好京津冀這一方碧海藍天,也是綠色發展的重要內涵。”張寶義表示。
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津港時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運輸結構調整的決策部署,打贏藍天保衛戰,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快推動世界一流港口建設,市委、市政府精準部署,一場推動天津港加快“公轉鐵”“散改集”以及海鐵聯運發展的“攻堅戰”激戰正酣。
綠色升級,超前規劃。為重點滿足鐵礦石日益增長的運輸需求,在市交通運輸委等相關部門支持下,天津港集團努力打造“公轉鐵+散改集”雙示范港口,投資擴建多條港內鐵路專用線,新增裝卸能力1500萬噸,天津港煤焦品類已實現100%鐵路運輸。上半年,鐵礦石鐵路運輸占比達到63.7%,較2017年增加28%,減少柴油貨車運輸約78萬輛次;“散改集”累計完成81.3萬標箱,同比增長一倍以上;海鐵聯運完成38.2萬標箱,同比增長42.4%。
與此同時,天津港集團還與國內頂尖設計院聯合,編制完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建設世界一流綠色港口指標體系》和《綠色港口建設專項工作方案》五年規劃,細化了10方面98項具體工作任務;投入2000余萬元創新打造國內港口首個可監測大氣6項指標的生態環境大氣智能監測平臺;將平安港口作為綠色港口建設重要內容,夯實本質安全體系,創新實施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推行SOP工作法,實施港區無人機巡查,打造安全生產信息化平臺,為平安港口建設插上智慧翅膀。
根據我市相關發展規劃,到今年年底,全市運輸結構明顯優化,以鐵路、水路為主的大宗貨物運輸新格局基本形成,綜合交通運輸效能明顯增強,天津港鐵礦石鐵路運輸比例達到65%以上。
“我們將積極優化運力結構,構建綠色運輸模式,努力打造以人為本、安全健康、環境友好的世界一流綠色港口,將總書記的囑托實實在在地落實好,打造國際一流的港口環境,增強城市輻射力。”褚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