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 趙達
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出現以來,昆明市盤龍區鼓樓街道桃源社區黨委書記、社區民兵連連長王芳同志全力以赴投入到抗擊疫情第一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把確保轄區居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用忙碌的身影豎起防疫一線的一道美麗風景。
——放棄休息, 首個請纓。疫情發生后,王芳一直密切關注疫情最新動態,作為基層社區工作者、民兵連連長,她深感責任重大。大年三十這一天,王芳放棄與家人團聚的美好時光,一大早就來到社區,與社區民兵連值班隊員一同開展宣傳和排查工作。她帶頭寫下了"請戰書",每天加班加點工作至深夜。白天入戶排查,傳達上級工作要求,上報外地抵昆人員情況,晚上還要對排查出來的返鄉人員進行數據分析錄入。王芳就這樣忙忙碌碌,放棄休息,連續工作,從未因為疲憊而懈怠。
——"五個一"工作法,加強防疫宣傳力度。桃源社區轄區面積0.23平方公里,有居民3406戶,9059人,是一個以老舊小區為主的中心城市社區,為加大防疫宣傳力度,王芳同志通過一個云嶺先鋒平臺、一個無人機廣播、一份宣傳資料、一張登記表、一支社區民兵隊伍的"五個一"工作方法,力爭做到社區居民群眾全覆蓋無盲區,最大限度宣傳防控工作,提高居民群眾對疫情知曉率和對防控工作的重視。
一個云嶺先鋒平臺:為了讓居民能夠第一時間了解新型冠狀病毒相關知識,了解最準確的疫情信息,了解社區開展的各項工作,王芳同志通過云嶺先鋒黨建服務平臺向轄區居民、黨員、公共單位發送短信8000余條;一份宣傳資料:在轄區主要街道、居民院壩粘貼防范疫情宣傳海報,在單元門口粘貼《致市民的一封信》、《致老年人的一封信》及溫馨提示等2715份,通過轄區圖書館戶外電子大屏每天滾動播放防疫宣傳片。提醒居民盡量減少外出、出門戴口罩等。一個無人機:桃源廣場每天都有老年人不重視防疫,不戴口罩在廣場聚集打牌。針對這一情況,王芳同志創新啟用高科技產品--無人機在廣場上空開展疫情防控宣傳,她每天在廣場上用大家熟悉的昆明方言勸導老年人盡量"宅"在家中,出門戴口罩、不聚集、勤洗手。面對無人機的防疫宣傳,老年人們倍感新奇,也聽得進、記得住。通過這種方式,每天都要勸返聚眾打牌的老年人20余人。一張登記表:王芳同志帶領社區民兵隊伍利用兩天的時間,從早干到黑,在小區內開展拉網式入戶排查登記相關信息,共走訪了25個無人管理小區,摸排了1564戶居民家,登記了1869條信息。一支民兵隊伍: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出現以來,王芳就帶領桃源社區民兵連的隊員迅速開展一系列防疫、抗疫工作;每天在廣場上巡邏,勸導大家戴口罩、少出門;城中村設卡守點、測量體溫;每天安排隊員背著10公斤的噴霧器對
轄區公共區域、復雜地帶、無人管理小區消殺3次等等,每一處防疫戰場都能看到王芳和她的民兵連忙碌的身影。結合"五個一"的工作方法,王芳和她的民兵隊伍正確引導轄區居民在疫情面前高度重視,理性面對,加強自身防范。
——疫情蔓延,細節顯真情。電梯、單元門把手作為高危傳播區域,又容易被居民們所忽視,于是王芳便一直在思考如何能將電梯、小區單元門把手等公共接觸的病毒傳播降到最低。于是,她帶領社區工作人員在轄區60個安有單元門門把手的小區、樓宇公廁門把手、 24部居民小區的公共電梯按鈕處、電梯箱內等公共接觸區域放置抽紙,用于居民在進出時一次性按電梯按鈕、開門專用。王芳還貼心地將演示視頻逐一發到每個
院壩微信群中,提醒居民加強自我防范,不要在乘坐電梯、上下樓過程中取下口罩,出入電梯、單元門時隔著衛生紙按電梯按鈕、門把手,并且將使用完的衛生紙妥善處置,不造成第二次污染。看到這樣的暖心之舉,居民們紛紛為她的貼心細致點贊。
——疫情來襲,引導紅色物業加入戰"疫"。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王芳始終密切跟各小區物業經理的聯系,并充分發動紅色物業昆明賽諾聯行物業服務有限公司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對小區進行臨時"封閉式管理",要求全體物業員工每天不低于3次清洗消毒,佩戴口罩,禁止外來車輛和人員入內,同時對進入小區的業主進行體溫測量,并設置廢棄口罩專用回收點,全力做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為小區的居民筑起一道紅色防護網。
——創新工作方法,庭院微信群匯聚各方力量。針對目前時間緊迫、排查信息量大,又要減少工作人員交叉傳染機率的情況,王芳同志創新工作方法,以小區院壩為單位建立庭院微信群。她帶領民兵隊伍從早干到黑,僅僅只用了兩天時間就完成了25個無人管理小區的走訪摸底,摸排了1564戶居民家,登記了1869條信息,建立庭院微信群37個,覆蓋了全轄區居民小區及住戶。她每天通過庭院微信群一是定時與群內居民溝通交流,關注大家身體狀況;二是及時發布官方權威疫情信息,傳播正能量,引導居民群眾不信謠、不傳謠;三是發動群眾及時收集是否有湖北省特別是武漢人員的入駐信息,第一時間收集上報并持續關注。在王芳的宣傳動員下,居民群眾紛紛積極參與到排查工作中來,身邊一發現情況便及時打電話聯系社區,做好社區的"情報員"。當好社區的"眼睛"。如家住桃源街104號的雷老師在微信群中向社區反映,本小區一住戶家中妻子是武漢人,不知過年是否回武漢。王芳在了解到這一信息后,及時與戶主聯系,確認其妻子過年前已回到武漢,目前正常無異常。在落實這一情況后,王芳第一時間在微信群中回復了雷老師,并及時消除了居民們對于這一武漢籍鄰居回昆后是否會對大家產生影響的疑惑。四是發揮群眾的強大力量,集思廣益,為社區獻良策。如自疫情發現以來,社區一直在各小區院壩對小區公共區域、樓道等進行消殺,但由于社區現有的消毒物資有限,不能夠滿足每天的消殺工作,消毒物資又買不到,針對這一狀況,王芳通過庭院微信群,在群里發布廣泛籌集消毒物資的信息,群中熱心業主吳承禹先生看到這一信息后,主動聯系了王芳,最終幫社區找到了酒精、84消毒液、消毒粉、噴霧器、噴壺等消毒物資。
建立庭院微信群開展防疫工作的做法,得到了市社科院專家的認可,形成專報上報到市里后,得到了王喜良市長的充分肯定,并做了批示,要求在昆明市各縣(市)區政府、各開發(度假)園區管委會進行推廣。
王芳同志自2001年進入社區工作,一干就是19年,她熱愛社區、扎根社區,被選為區黨代表、區人大代表,評為"云南省先進就業個人"、"云南省最美普查員"、2018年被昆明市政府評為"昆明市第二十三屆勞動模范"、2019年被評為"昆明市最美社區工作者"。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王芳同志站在了防控疫情工作的第一線,將轄區居民群眾的健康放在首位、護在身后。她是疫情來襲時最美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