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新冠肺炎疫情延期的2020年全國兩會,今天就要拉開帷幕。過去兩天,來自全國各地的代表委員陸續抵京。據20日晚間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新聞中心消息,出席此次會議的各界別委員已經報到,大會籌備工作已全部就緒。
在“兩會時間”開啟的同時,國內外疫情形勢仍不容樂觀。今年還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以及“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這樣一個“非常時期”召開的兩會有什么不同?代表委員會關注哪些話題?
“建立一個醫療健康大數據系統和智能醫療系統,通過遠程醫療的指揮,涵蓋整個全省和華中地區基層醫院。通過這些重大基礎設施的建設盡快提高基層醫療救治能力和水平。”來自湖北的全國政協委員、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副院長、基礎醫學院院長魯友明提出了這樣的建議,而多位政協委員、人大代表的提案、建議,不少都和疫情相關。
來自吉林的內科醫學專家建議:
傳染病防控關口前移
來自吉林的全國人大代表王江濱帶來了幾個與疫情和傳染病防治相關的建議。王江濱是吉林大學的內科醫學專家,她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目前就國內總體的疫情形勢來說已經基本得到了控制,局部還有一點問題,但是全世界的疫情還沒有平息,面對這樣一個突發的公共衛生事件,全世界所有的國家應該都是人類命運共同體。但是國際上一些政客,卻推卸防控不力的責任?,F在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口流動的加速,疫情不再是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的事情。雖然2003年以來國家相繼出臺了“傳染病防治法”、“突發事件應對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應該說在國家控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法律體系上是完備了,但是相關法律法規還存在短板。其中之一就是,在人口大規模流動的情況下,應該把傳染病防治提高一個高度,因此她建議擴大《傳染病防治法》立法宗旨的內涵,要把傳染病防控的宗旨和利益從一個國家上升到全人類的角度。
同時她還提議,傳染病防控機制要關口前移。王江濱認為,疫情期間雖然4萬多名醫務人員全力馳援武漢,但這實際上已經是疫情防控的最后一道防線。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的聯防聯控機制,應該把傳染病防控關口前移做一個重要舉措。目前的傳染病疫情發布主體是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她建議,發布主體還應該進一步擴大到副省級城市,甚至擴大到地級市。讓地方進一步重視傳染病防控。
此外,她還提出,目前傳染病防控的體制機制中有一些不太銜接,比如疾控部門肩負著監測、預警傳染病的職責,但它是一個事業性單位,它要向上級層層匯報,卻沒有向當地政府匯報的權限。
王江濱還提出,目前疾病防控部門在對單位、個人進行傳染病學調查、檢樣采集等預防措施的時候,相關的法律法規規定,各個各單位和部門一定要予以配合。“其實這根本不夠”,王江濱說,“應該加上他們要在衛生主管部門和其他主部門的積極配合下,疾控部門來進行工作。因為這樣才能引起民眾的重視”。
來自武漢的政協委員:
建議在湖北以武漢為核心建醫學科學研究的重大基礎設施
“我們從武漢來并沒有感到有什么不一樣,只不過今年湖北來的委員更多受到媒體的關注了。”全國政協委員、湖北首義律師事務所謝文敏告訴紅星新聞記者。
今年,謝文敏的提案包括:健全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建設、企業復工復產與促進經濟發展、疫情防控相關法律制度與體系建設完善方面的建議等。
她希望中央、地方出臺的促進企業發展一系列優惠政策落實到位。希望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的幫扶。要對中小微企業貸款到期的進行續貸,不能把企業拉進黑名單,盡量給企業至少續貸一年,企業只有在快速發展中才能恢復正常。同時地方政府要給予就業崗位較多、在本次疫情中受損失嚴重的中小企業財政貼息。她提出,對復工復產的企業,國家要因地制宜重新調整宏觀調控政策,把這些在疫情過程中受影響的企業迅速拉動起來,盡量不讓企業員工大量失業,解決大量的就業崗位。還要對疫情嚴重的區域給予一定的政策傾斜。
而全國政協委員、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副院長、基礎醫學院院長魯友明帶來了“健全重大傳染病防控機制”“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高效應對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等提案。在疫情最艱難的時期,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約3.3萬名醫護人員奮戰在戰疫一線,是全國投入床位最多、醫護人員最多的院校。魯友明作為醫學院領導班子成員,他在抗疫戰線上,也對疫情防控工作的做出了許多思考。
他提出,這次疫情爆發以后暴露出一個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基層的醫療體系從專業水平和人才隊伍表現出不足,導致了重大疫情的防控和救治能力主要是集中在幾個大的中心醫院。但以湖北為例,像同濟醫院、協和醫院等有同等抗疫和救治能力的醫院只占很少一部分。
所以他建議在湖北以武漢為核心建立一個醫學科學研究的重大基礎設施,使它具備重大醫療儀器專項研發和智能遠程醫療的救治能力,就是說通過中心醫院能夠指揮到基層。魯友明說,現在一個醫院比如同濟醫院、協和醫院托管兩個縣級醫院,這樣遠遠滿足不了廣大基層醫療體系急需的專業水平指導。建立一個醫療健康大數據系統和智能醫療系統,通過遠程醫療的指揮,涵蓋整個全省和華中地區基層醫院。通過這些重大基礎設施的建設盡快提高基層醫療救治能力和水平。
基層政協委員關注:
邊遠山區如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來自貴州盤州的全國政協委員、貴州省盤州市巖博村黨委書記余留芬,作為西部地區的基層政協委員,她把注意力放在了邊遠山區如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上。
通過走訪調研她發現,農村農民融資難的問題始終存在,她希望可以進一步研究放寬支農信貸政策,解決農村農民融資難的問題。
對于可能存在的返貧問題,余留芬建議開展防貧體系和鄉村振興融合建設試點。一方面財政設立專項資金支持試點示范,圍繞防貧對象界定、防貧監測、防貧對象幫扶、貧困線邊緣人口扶持等方面開展先行先試,制定具體措施辦法,從監測、管理、服務、發展等方面進行探索,為建立健全防貧體系探索路徑積累經驗。另一方面進一步加大和完善邊遠山區基礎設施建設,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態富裕”的發展要求,補齊農村路網、電網、水網、地下管網、油氣網、互聯網等短板,促進試點經濟高質量發展,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造全國樣板。
連續兩年,她都提交了幫扶小微企業的提案。今年受新冠疫情的影響,余留芬對農村小微企業生產恢復情況愈加關心。她表示將會在今年的全國政協會議上呼吁加大扶持力度、出臺更多扶持政策,讓在農村的小微企業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