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水尾鎮新場村林下灰樹花基地,一個個噴頭如“天女散花”般向四周噴灑出甘霖,燦爛的陽光照射進林間,再透射到菌棚里,一顆顆含“苞”欲放的菌骨朵汲取著天地精華。
“最近天氣比較熱,大家把噴頭打開,為菌菇灑水降下溫。”新場村黨總支部書記黃俊榜指揮著工人啟動灰樹花基地上新安裝的噴灑系統,為灰樹花降溫納涼。
為推動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告別過去“靠天吃飯”的時代,水尾鎮在產業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持續加大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投入。從林下灰樹花基地建設開始,就積極謀劃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在產業路的修繕、菌棒分化大棚的建設、噴灌系統、運輸帶的安裝方面,不斷進行改良優化,努力打造一個現代化的樣板林下經濟基地。
“過去我們種地,要是遇上風調雨順的年景還好,要是像今年這樣晴一兩個月的話,那基本上就沒有什么收成了。但是現在好了,安上了噴灌設備,晴得再久,一開水龍頭就能澆水,太方便了。”基地工人黃貴洪向筆者介紹到。
“林下灰樹花與香菇產業一樣,按照“黨支部+企業+合作社+貧困戶”模式,通過黨支部、村級合作社與企業簽訂合作協議,解決產業發展中的技術、銷售問題。通過利益聯結貧困戶,讓大家享受產業紅利,鞏固提升了脫貧成效。”水尾鎮扶貧站工作人員彭權說道。
2020年,水尾鎮為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牢牢抓住產業發展的主線,在壩區產業結構調整和林下經濟發展方面持續發力,不斷調優調特產業品種,強化技術服務力度,深化與龍頭企業的戰略合作。從選擇食用菌、蔬菜作為水尾主導產業,到產業配套設施方面不斷加大人力、物力及財力的投入,體現著該鎮干群在產業發展方面的信心和決心。
水尾鎮目前已經完成噴灌設備安裝30余畝,計劃完成建設200余畝。屆時整個林下灰樹花基地都在走上現代化的發展之路。
通訊員 朱光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