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秀平 中科院資源環境科學信息中心
2020年7月27日,聯合國水機制(UN-water)發布信息稱《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公約》)和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最近推出的一份出版物《土地退化零增長的水安全和抗旱簡報》(Land Degradation Neutrality For Briefing Note Water Security And Combatting Drought)顯示,各國已認識到土地和水管理的相互依賴性,避免、減少和扭轉土地退化對水安全具有積極的長期益處,并提出7條優化建議。
具體建議內容為:
(1)繼續將土地與水的聯系納入有關的國家政策和戰略制定中,特別是確保根據水資源的數據作出土地使用決定,并酌情設立專門的土地和水機構。
(2)在可能的情況下,利用地球觀測工具建立和建設國家水資源能力監測系統,以便制定知情的國家水資源管理和分配政策。在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范圍內,酌情制定一項可持續管理水資源的國家計劃,考慮到降水和溫度模式變化對水體的影響并對計劃進行定期更新。
(3)通過參與流域組織,包括社區和性別觀點以及土著和傳統知識,在適當級別,特別是在流域級別,實施土地和水資源涵養辦法,并做出水資源管理決定。
(4)利用所有可用的方法來提高用水效率,特別注重農業用水的效率,以減少水資源的壓力。在適當情況下發展廢水再用,培訓農民、婦女和當地社區實施節水技術。
(5)確保三項里約熱內盧公約的國家協調中心之間以協調的方式相互作用,旨在應對氣候變化、荒漠化和生物多樣性挑戰,并與國家統計局和研究所之間的相互協作,以確保報告在土地退化零增長與可持續發展目標之間的一致性。
(6)在國家確定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下次審議期間進一步納入可持續發展網絡政策,綜合土地和水戰略的貢獻。
(7)探索將氣候資金作為資金的重要來源,輔以國家資金來源,包括環境信托或循環基金、私人資金和生態系統服務支付等創新資金。
詳細內容參見中國科學院蘭州文獻情報中心《資源環境科學動態監測快報》2020年第15期。轉載本文請備注來源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