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領先的產業新城運營商,在深耕產業新城領域22年后,華夏幸福迎來了“乘風破浪”的時刻。一座座產業新城進入利潤收獲期,環京以外區域收入占比不斷提升,都在印證著華夏幸福董事長王文學做出的“堅持產業新城業務不動搖”這一決定的正確性。
作為產業新城的開拓者和引領者,華夏幸福在王文學引領下于2020年上半年持續深耕產城融合業務。核心經營數據顯示,上半年華夏幸福實現營收373.72億元,其中六成以上來自環北京以外區域。2020年上半年,華夏幸福環北京以外區域快速發展,營收占比由上年同期的38.5%提升至62.4%,收入結構更趨均衡。環北京以外區域獲取土地面積占比77.3%,戰略支撐作用進一步彰顯。
與此同時,2020年上半年,華夏幸福產業新城業務護城河持續鞏固,新增簽約投資額624.6億元,引入企業176家,平均新簽約投資額同比增長10.7%。產業園區結算收入198.44億元,同比增長45.7%,整體收入占比首次超過房地產業務。
環京以外區域占比提升,彰顯了華夏幸福產業新城業務的異地復制能力突出;而業務護城河的持續鞏固,源于華夏幸福多年來積累的實踐經驗。這與王文學一直以來對產業新城業務的堅持和在戰略方向上的整體把控密不可分。
從2002年起,華夏幸福以固安為起點,開始探索產業新城模式。從“固守京城”到全面布局,王文學一手打造的“產城帝國”可分為兩個階段,以北京城為中心,在環京區域建立起堅固的“護城河”,這是華夏幸福產業新城模式的第一階段。從2002年到2015年,華夏幸福圍繞環京地帶,建造了其產城業務的核心堡壘。2016年,王文學帶領華夏幸福走出堅守十余年的一方天地,首次布局中原城市群以及珠三角區域,產城模式進入了第二階段。隨后的幾年間,華夏幸福產城異地復制的步伐不斷加快,實現了從津京冀地帶向長三角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等經濟圈的布局。
王文學曾在華夏幸福的股東大會上表示:“選擇產業新城,今生無悔。”到如今,華夏幸福已經實現了“3+3+N”的核心都市圈格局,除繼續深耕的京津冀都市圈,已經將產業新城布局到了長三角(上海、南京、杭州、合肥)都市圈、粵港澳(廣州、深圳)都市圈,以及鄭州、武漢和成都三個高能核心都市圈。
在逐漸加速的城市化進程中,在都市圈發展機遇下,已步入“青壯年”階段的華夏幸福已經迎來了最好的時刻,將在王文學引領下,在產業新城業務領域持續破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