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至4日,全國政協委員調研團來到了國內金融科技公司信也科技(NYSE:FINV),開展了以“科技驅動,助力經濟”為主題的調研之行。本次調研由人民政協報社主辦,在調研過程中,委員們表達了對于金融科技行業發展方向的看法,并同與會的嘉賓及企業代表進行了深入交流與探討。
金融生態進化 數據應用與安全為科技賦能金融基礎
近年來,金融行業發展迅速,隨著現代生產生活方式的不斷轉變,市場對于金融產品與服務在時效性、便利化、個性化、智能化等方面的要求不斷增強,而智能化服務往往更受到金融消費者的青睞,這就造就了金融生態的進化。
金融生態的進化讓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提升資源配置效率、降低商業成本、防控運營風險對于金融行業企業來說尤為關鍵。以大數據、數據挖掘、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為支撐的智能化轉型是增強金融機構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途徑。金融生態的進化標志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到來,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與金融業務將進一步深度融合。其中,流量數據的應用與安全成為了金融科技企業智能化之路的基礎,政府對于金融行業的監管政策傾向也開始關注到這一點。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證監會原主席肖鋼表示:“數據的應用是金融科技公司業務開展的核心,信息安全是金融科技行業發展的基礎。金融科技公司對數據的應用目前還不能說開發得很全面,也受制于數據安全方面的問題。但政府已經關注到這個問題,目前針對數據安全的保護已經開始起草相關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此前已向全社會公開征求意見,這是政府對于平衡數據安全、隱私保護和數據共享的階段性舉措,作為金融科技公司在數據應用與安全的技術方面可以進行重點開發。”
尤其在年初的新冠疫情爆發期間,大數據等技術在金融科技領域的廣泛應用已經成為政府進行社會化管理以及市場經濟復蘇的關鍵。
復旦大學上海自貿區綜合研究院研究員張湧表示:“今年的疫情加速了政府以及金融科技企業數據應用的進程,最直觀的體現就是疫情健康碼。經過健康碼的推行,我國數據共享方面的發展至少往前推進了5年,這對于金融行業來說是非常好的走向。”
信也科技CEO章峰表示:“如何平衡數據安全、數據共享,并通過數據共享提升社會效率,是信也科技在發展過程中一直在思考的問題。雖然在實際操作層面會碰到一些問題,但是大數據的應用和信息安全始終是信也的工作重點,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為客戶提供更全面更便捷的數字化普惠服務將是我們未來的努力方向。”
在金融行業,數據應用與安全體系已成為企業發展的基礎,科技研發的進步讓未來的政策方向更趨向科技化。以數據為基礎支撐業務構架,發展科技賦能金融,以金融科技的發展帶動實體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將成為未來的重要趨勢之一。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保監會原副主席周延禮表示:“金融科技公司為客戶提供服務,首要是幫助客戶更好地享受服務。在數據分析與信息安全保障的基礎上,如何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是目前金融科技公司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我們期待看到未來金融科技公司能夠幫助客戶更快捷地得到更好的服務,同時通過大數據分析為客戶提供更多需求解決方案等,讓金融服務更加普惠。”
在金融生態進化的背景下,許多大型金融機構與金融科技企業都快速抓住了發展機遇,但行業的長遠發展往往需要全行業的共同推動和進步。作為國內金融科技行業的頭部企業,信也科技在自身發展的同時也在思考如何以數據應用為核心,進而從多個維度推動行業發展、承擔社會責任,通過科技賦能進一步助力經濟發展。
行業未來看科技 科技賦能助力經濟發展
金融科技行業的蓬勃發展與中小型金融機構的成長相輔相成,如何在生態化和場景化的金融服務、數字化和智能化的技術支撐日益增強的情況下,讓更多中小型金融機構快速提升數字化程度成為了值得全行業思考的問題。
頭部金融科技公司在金融科技關鍵環節上成熟的模塊化運營能力是其進入潛力巨大的科技應用需求市場的關鍵。
信也科技創始人、董事長顧少豐介紹稱,信也科技在十三年的發展過程中,已把以大數據、AI、云計算為核心的科技賦能至業務全流程,使金融服務效率全面提升,并將所積累的技術和理念賦能給中小型金融機構,助力其更好地實現多場景下的智能化服務。
在調研委員較為關注的數據應用與信息安全問題上,信也科技此前已有不少優秀科技研發成果,其獨有的魔鏡風控系統曾榮獲上海金融創新成果獎。魔鏡風控系統以公司成立十三年來積累的海量數據信息為基礎,通過人工智能領域的先進數據挖掘技術和分析算法、聯合建模等創新科技,對用戶風險狀況做出準確評估。
信也科技在金融科技創新的道路上從未停止過奔跑,同時在銀企合作、技術共享、企業社會責任等方面亦不斷努力,其于年內提出的“平臺與科技賦能”大戰略已初顯成效,并取得了優秀成果。
在銀企合作上,信也科技曾于去年12月完成了對福建海峽銀行的股權投資,持有該行4.99%股份,并與其在消費金融等多個方面達成戰略合作。雙方聚焦于消費金融和小微金融等領域,就風控建模及新技術應用等方面同步發力。
在對中小微企業的服務上,信也科技更是不遺余力,曾有不少成功的服務案例,體現了信也科技作為頭部金融科技企業的社會責任與行業擔當。在今年年初新冠疫情爆發之后,信也科技攜手百信銀行特別推出5000萬低息借款公益項目,支持全國受疫情影響的小微企業主,幫助他們渡過難關。
調研委員們對于信也科技所提出的“平臺與科技賦能”大戰略表示贊許,并認可了信也科技此前在發展中的各項工作,同時勉勵信也科技,希望其在未來能繼續擔當起優秀金融科技企業的責任,秉持企業使命繼續堅持科技賦能金融之路,推動行業前行,助力實體經濟發展,跟隨政策方向成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重要分子。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人民政府原常務副市長、中國證監會原副主席屠光紹表示:“我們處在一個百年未有的大變局時期,特殊時期造就了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格局,尤其在金融體系,變化尤為明顯。我們需要更大的改革力度和開放力度,應對變化的格局。金融科技的發展是后2020時代的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戰略的重要內容,金融行業產學研的融合是未來的工作重點,科技賦能金融成為核心競爭力。”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保監會原副主席周延禮表示:“后2020時代的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是以國際化的標準在進行,政府始終支持有利于金融服務、經濟發展、讓消費者能夠快速享受普惠金融的合法合規措施。在建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戰略下,我們鼓勵企業能夠藝高膽大謀求發展,藝高是對技術的要求,技術研發需要突破局限思維,希望我們的企業都能大膽探索進行科技創新,共同建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
陪同參加此次調研的人民政協報社黨委書記、社長王相偉表示:“此次調研的主題是‘科技驅動,助力經濟’,而金融企業的轉型對各行業都會產生不小的影響。未來金融企業的科技化轉型,將助力實體經濟隨之迅速發展。”
信也科技致力于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實現“科技,讓金融更美好”的使命,推動金融服務從可獲得進一步向可負擔、可信任和可享受進化,并始終堅持以創新技術服務大眾、賦能機構,助力實體經濟發展。
信也科技CEO章峰表示:“未來,信也科技會繼續加大在人工智能以及數字普惠金融領域的積極探索,打通產學研融合通道,助力我國普惠金融事業的發展,進一步發揮‘平臺與科技賦能’大戰略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