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戰疫情,一手保春耕
人勤春來早,農時不等人。當前,既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也是春耕備耕的關鍵時期。魚洞街道9個村村民開始謀劃春耕備耕,著手今年產業發展,田間地頭春潮涌動,到處都是躬耕勞作的身影,一幅生機盎然的春忙圖躍然眼前。
63歲的村民楊雙榮正麻溜地忙著給番茄秧苗覆土。“疫情期間,大家都不能外出,作為莊稼人剛好趕上春耕時節,我們就戴好口罩到田里來給秧苗露露頭,覆覆土,希望今年的番茄有個好收成。”
魚洞街道大中村屬于重慶市主要供應的蔬菜基地之一,全村蔬菜種植面積1.5萬畝、產量2.3萬噸,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 1.7萬元。全年360天都有蔬菜供應市場,常住居民90%以上的收入都來源于蔬菜生產,素有富饒小臺灣美譽之稱。今年雖受疫情影響,但村民們脫貧致富的信心卻很堅定,預計今年全村種植番茄1200畝、茄子800畝、海椒1200畝、黃瓜500畝、其它果蔬500畝。
天明村海越沙石廠車渡碼頭,每周一、三、五、七都可以看見一輛裝滿蔬菜的車子往返于大中村和魚洞菜市場。大中村書記廖大全介紹到,“村民以社為單位,每社每天務工人員不超過15人,我們引導他們分片區勞作,盡量減少人員扎堆。從下田勞作、收獲蔬菜到卸載蔬菜、運送,每個人在上崗前,村社都要經過嚴格的排查,測體溫、戴口罩、酒精消毒等一系列程序,合格才能上崗。”
大中村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產的場景只是當下魚洞街道防疫生產兩不誤的一個縮影,魚洞街道將在全力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積極合理組織群眾搶抓春耕生產有力時機,有序開展鄉村產業發展。
文:劉月嬌、鄧茂莉
微信編輯:袁鑫鑫
審核:劉月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