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的毛勇習出生在河南商水縣,婚后她的丈夫身患腰椎間盤突出,癱瘓在床。為給丈夫治病,用光了家里的積蓄,親戚也借遍了。待丈夫生活能夠自理后,走投無路的毛勇習夫婦來到了北京,跟著老鄉到新發地謀生。
剛到新發地,丈夫因為身體的原因,干不了重活。夫婦倆只能給人剝蔥,一小時3塊錢。剝了幾年后,當時的老板想轉行,毛勇習夫婦就接手大蔥生意。開始自己跑運輸,去外地收貨,有了規模后,慢慢地開始有了自己的種植基地。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勇習大蔥已經成為新發地的最出名的大蔥品牌,覆蓋北京60%的大蔥市場,種植基地遍布山東、河南、河北、福建、江蘇等地。2015年,毛勇習開始做扶貧,并在河南商水建立了扶貧基地,一開始扶貧基地只有20多畝,到現在增加到285畝,帶動了285戶鄉親脫貧。
回憶起自己從一個剝蔥小時工成長為新發地"大蔥大王"的經歷,毛勇習說:"新發地這塊沒有一個大學生、沒有一個富二代,但現在我們做的都很好,雖然付出了很大的辛苦,但大家都掙到錢了。"
但今年6月初的疫情,讓毛勇習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資金壓力。
6月12日,新發地發現疫情,一夜間,整個市場被封,時間仿佛靜止。毛勇習的員工和所有的貨物都被隔離在新發地,在家休息的她也不能出小區。整整33天,她開玩笑說:"我連坐月子都沒在家呆那么久。"毛勇習原本打算這個夏天回老家陪兒子高考,盡一份做媽媽的責任,可眼下,她只能"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另一邊,新發地雖不能進出了,但北京城蔬菜的供應鏈不能斷。她線上指揮,臨時從外地調配人手,直接把大蔥從產地供應到商超和二級市場。但供貨要開發票才能回款,當時正處于疫情隔離期間,勇習大蔥所有的票據、公章都留在了新發地市場,發票開不出來,款就回不來,但在這個時候,供貨又不能斷,毛勇習一籌莫展。
在了解到毛勇習的境況后,度小滿金融"新發地中小商戶扶助計劃" 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解了她的燃眉之急。發出申請后當天100萬授信很快就到賬了,度小滿金融的服務速度讓她感到驚訝,隨借隨還的方便程度也讓她滿意。
復工后的經營情況一天比一天好,目前勇習大蔥的交易量已經恢復了百分之七、八十,大蔥的市場價也連連上漲,毛勇習相信今年一定能帶著鄉親們賺到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