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高臺縣堅定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全縣經濟加快恢復、民生持續改善、社會和諧穩定,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新進展。上半年,全縣實現生產總值22.96億元,同比增長0.5%。
發展基礎更加堅實
牢固樹立“項目至上”理念,強化項目建設要素供給,實行重點項目縣級領導包掛責任制和“五個一”工作機制,切實加大項目儲備、爭引、建設力度,64個項目列入全市投資項目清單,累計開工復工項目69項,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3.75億元,同比增長0.66%。爭取到位項目資金9.82億元,儲備各類項目644項。創新運用“線上+線下”不見面招商、小分隊招商等模式,簽約招商引資項目32項44.22億元,落實到位資金18.35億元;積極參加第二十六屆“蘭洽會”,推介重點招商引資項目,共簽約項目11項,簽約資金27.47億元。
現代農業擴面提標
堅持現代絲路寒旱農業發展方向,加快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建設,簽約落地上海特石、深圳茂雄、新疆新地等一批龍頭企業,新建1萬畝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基地、3萬畝優質辣椒種植基地,帶動全縣發展蔬菜產業17萬畝,玉米、瓜菜制種13.4萬畝,馬鈴薯、中藥材等特色產業12萬畝。加快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區)建設,新改建規模養殖場(區)18個,全縣畜禽飼養總量達到157萬頭(只、匹)。加快推進農業標準化、產業化建設,引進新技術、新品種55個(項),開展試驗示范57項,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64%。持續擴大產業貸款和保險覆蓋面,為38家經營主體發放特色產業發展工程貸款1.99億元,落實政策性農業保險品種10個,參保農戶4341戶。
生態工業穩步推進
今年計劃開工重點工業項目19項,12項已開工建設,建成5項。加大“小升規”培育力度,推動形成工業經濟新的增長點。上半年,全縣規上工業增加值完成1.74億元,同比增長12.3%。持續提升園區承載能力,鹽池工業園公租房建成入住,危固廢處置及資源化利用中心、應急救援中心等項目加快推進。嚴格落實縣級領導和縣直部門“點對點”幫扶企業責任制,積極解決資金周轉、要素供應、物流運輸等實際困難,推動產業鏈聯通順暢、供應鏈加快恢復,全縣工業企業復工率達到96.5%,其中22戶規上工業企業全部復工。全面落實支持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紓困解難的各項政策措施,深化政、銀、企、保合作機制,幫助企業爭取貸款2.6億元、調頭貸款5390萬元、擔保貸款1.33億元,為17家企業融資4852萬元,為1331戶市場主體減稅降費696.55萬元。
第三產業日益繁榮
大力挖掘紅色資源,聚力打造紅色旅游大景區項目,全面啟動紅色文藝精品工程,血戰高臺場景復原完成主體建設,紅西路軍紀念館改造提升工程項目到位資金1350萬元。堅持以紅西路軍紀念館為引領,將紅色旅游與湖泊水面游、文物古跡游和生態觀光游充分結合,積極開發紅色旅游精品路線,著力打造“紅色高臺·初心憶站”旅游品牌,全力推進紅色旅游融合發展。規范發展“地攤”經濟,新增臨時攤位530個,帶動就業1000人以上,市場主體活力和消費潛力有效釋放。加快通道物流項目建設,合黎農貿市場、廣通物流園等5個項目進展順利,開工建設氣調庫7座,商貿流通體系不斷完善。健全縣鎮村三級電子商務服務體系,通過直播帶貨、讓利促銷等活動,全縣電商交易額達1.12億元,同比增長10%。切實穩定外貿企業發展,新增外貿企業4家、備案出口基地1家。
人居環境顯著改善
統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三清一改”村莊清潔行動、全域無垃圾行動和愛國衛生運動,全面推進老舊房屋新改建和拆舊復墾,138個新改建示范點加速推進,改造農村房屋10665戶、無害化衛生廁所3316座,創建村莊清潔示范村40個。新壩中型灌區節水配套改造項目順利實施,紅沙河、定安、果園等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已完工;新改建供電線路35公里、配變84臺;高阿公路加快推進,擺浪河橋改建、常豐村村組道路、巷寥路養護維修等項目全面完工。
狠抓生態環保問題整改,國家和省級督察反饋的生態環境問題,279個完成整改,4個正在按要求整改。穩步實施以“三帶一區”生態示范建設為重點的國土綠化工程,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復、三北防護林建設等重點生態項目加快推進,完成生態造林2.2萬畝,栽植各類苗木250萬株,新增城市綠化面積1.1萬平方米。全力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持續推進爐煙炕煙、秸稈焚燒等污染源專項治理,五二、五三等村排污管道并入城區管網,26個農村污水處理站全部實現第三方機構規范運營,規模養殖場環保設施配套率達到95%,全縣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持續提升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啟動城區污水處理廠三期、月牙湖景區提升改造等項目。加快實施北河新村、保安公司等片區棚戶區改造,開工建設商品房694套9萬平方米。積極推進解放路、巷宣路城區段等道路拓建工程,新建公共停車場4個、新增公共停車位271個。智慧城市建設和城市管理信息化平臺建設加快推進,精細化管理水平進一步提升。
(記者:段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