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代表行動】關口街道:人大代表“衛”人民,履職抗疫有擔當
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發生后,關口街道市人大代表迅速行動,充分發揮代表密切聯系群眾的優勢和模范帶頭作用,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踐行著“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的鏗鏘誓言。工作在最基層的代表吳佳偉、徐新華兩位同志,在本次的抗疫戰中,更是用實際行動闡釋了“代表”的身份,體現了人大代表“衛”人民的責任和擔當。
關口街道長興社區總面積5.6平方公里,黨總支下設9個黨支部,25個居民小組,3個居民安置小區,11個已入住物業小區,7個在建小區,3個樓宇商圈,1個工業小區,居民總人數近5萬人。面對這樣一個地廣人多且社情民意復雜的社區,抗疫工作無疑是任務繁雜艱巨的。憑借10多年社區書記的工作經驗和人大代表的影響力,吳佳偉運籌帷幄,長興社區各項抗疫工作出色圓滿完成,4條工作經驗被各級媒體宣傳推介。
“吳書記,我們理解大家,這段時間我們都沒有出過門,但生活物資和日常用藥一直沒缺過,真心感激感謝。”貝某一家是江西人,在疫情發生之前來到瀏陽,一直租住在長興社區某安置區。幾個性格偏激的居民得知情況后,堅持要把貝某一家趕走。吳佳偉在第一時間趕到安置區,向居民耐心詳細講解防疫工作及現狀,號召大家團結一心,科學防疫。
吳佳偉本可以在“大本營”坐鎮指揮,但他說:“我是社區書記,更是一名人大代表,這個時候,我的選民更需要我。”于是,在居家觀察的居民家中,在保障民生物資的農副產品大市場,總會出現吳佳偉的身影,為隔離人員送去生活必需品,在民眾焦躁不安時給予安慰的問候……
徐新華是巾幗不讓須眉的“女漢子”,書記主任一肩挑的重擔,時常壓得她喘不過氣。談及家庭及孩子,從沒為工作流過眼淚的“女漢子”淚盈眼底……大年三十的團圓飯,她和身為醫療工作者的丈夫匆匆扒了幾口,便各自奔赴工作崗位。從正月初一到現在,她沒給孩子們做一餐飯……
正月初一,徐新華通俗易懂的疫情防控知識廣播在“村村響”中響起,每日更新,從未間斷。她的這一舉措得到了村民和上級部門的高度認可并在中央新聞聯播中報道,讓全國人民知道了瀏陽在抗擊疫情中的積極努力。為消除部分民眾的心理恐慌,徐新華帶領還是學生的女兒和兒子守在了主要路口的疫情監測點,為過往車輛和村民進行登記與體溫監測……病毒無情感染人,而徐新華用行動與真情“感染”了越來越多的黨員、群眾加入到抗擊疫情第一線。
在抗擊疫情的同時,徐新華仍不忘石橋組村民周松青大棚內的蔬菜生長與銷售情況。當她正擔心農戶所種植的蔬菜因疫情難銷售時,周松青找到她說:“徐書記,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是黨的好政策和您的努力讓我脫貧,我也想為抗疫工作獻一份力,向轄區的居家隔離對象和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基層干部無償捐獻3000斤有機蔬菜。”
忙完了日常工作,落實了對全村1340戶的“三包”工作后,徐新華又出現在農田旁邊的企業內,組織人員加快修建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保障備耕春播工作,幫助企業盡快復工復產。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衡量的是人大代表的初心純度;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檢驗的是人大代表的使命擔當。關口街道市人大代表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代表”的深刻內涵,在疫情防控第一線體現了代表的擔當與風采。
文字 | 關口街道
圖片 | 關口街道
編輯 | 許雅蘭
審核 | 雷 義、鄧 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