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晚,湖北省咸寧軍分區(qū)原副司令員唐光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去世。臨終前,唐光友捐出所有積蓄共11800元,用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他的遺體,按本人意愿捐獻,用于醫(yī)學研究。
心系家國
臨終為抗疫一線捐款
唐光友,咸寧軍分區(qū)原副司令員,1949年3月入伍,1979年被評為全軍“雷鋒式干部”,1983年榮立一等功,1984年被授予“人民公仆、老兵楷模”榮譽稱號,1985年因病離休。2019年國慶前夕,他領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
兩個月前,唐光友出現急性心衰、腦梗死、全身浮腫,春節(jié)后病情不斷加重,一直處于時而昏迷時而清醒的狀態(tài)。盡管臥病在床,老人卻對新冠肺炎疫情牽掛在心。
2月16日晚,唐光友清醒過來,自己要出去捐款,老伴趕緊把他攔住。第二天一大早,老伴拿著11800元現金來到干休所,工作人員趕緊用自己手機幫助辦理了銀行轉賬手續(xù)。當工作人員把轉賬截圖打開給唐光友看時,他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捐款轉賬截圖
由于離休后一直在捐款,這11800元是唐光友剩下的所有積蓄。其中10000是工資,1800元是春節(jié)時咸寧市慰問的2000元,唐老給老伴100元,給女兒100元,剩下的1800元也全部捐出。
一生捐款240多次
僅離休后捐款超110萬元
唐光友一生艱苦樸素,但樂于奉獻。
1981年,聽說國家出現財政赤字,他拿出全部積蓄和給女兒辦婚事的錢湊了1000元捐獻,不料錢被退回。他就認購1000元國庫券,是當年咸寧個人認購國庫券的第一人、第一多。
▲身體好的時候,唐老每天在自家陽臺上舉行“升旗儀式”
2008年汶川地震,捐3000元;2017年,捐款10萬元;2017年,出資30萬元成立“唐光友關愛救助基金”,用于幫助孤寡老人和困難兒童;2018年10月,捐款10萬元……他一生中240多次為災區(qū)、困難群眾等捐款,僅離休后的捐款就超過110萬元。
“把床位留給更需要的人”
捐獻遺體用于醫(yī)學研究
1985年,唐光友被確診為食道癌,醫(yī)生曾斷定他活不過3年。他和病魔頑強斗爭了35年,專家說他創(chuàng)造了奇跡。
正是特殊的生命經歷,讓唐光友萌生了捐獻遺體的想法。
“活著,為黨和人民做得還太少,心里很不安;死了,把遺體獻給醫(yī)學事業(yè)。”這是唐光友在日記中寫的一句話。2013年4月,唐光友提出申請并在紅十字會人體器官捐獻志愿書上簽字。
2019年12月27日,唐光友因病住進中部戰(zhàn)區(qū)總醫(yī)院。經過治療,病情有所好轉,他就立刻要求出院。春節(jié)后,病情加重,但他堅決拒絕住院治療,他說:“不要搶救,也不要去醫(yī)院!住院要占一個床位,不能浪費一線的醫(yī)療資源,把床位留給更需要的人。”
2月23日晚,唐光友去世,按照本人遺愿,他的遺體于23日晚捐贈給咸寧市紅十字會,以供醫(yī)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