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書記到俺村后,俺們的組織加強了,干勁兒更足了!”浚縣伾山街道八里井村的村干部這樣說。
“楊書記不說虛話,凈干實事兒,給俺們整電路、改廁所、修街道,對村里的事兒件件應心。”村民們這么評價。
八里井村村干部和村民們說的這位楊書記叫楊艷勝,是一位35歲的80后年輕駐村干部,更是一位讓村干部佩服、村民們喜愛的“第一書記”。
剛報到就被“將”了一“軍”
2019年9月4日,浚縣政法委干部楊艷勝到伾山街道辦事處八里井村任駐村第一書記,經過半年與鄉親們朝夕相處,他已經把自己當成了八里井村的一員,村民們也把他當成了自家人。
9月4日晚,楊艷勝剛到八里井村村委報到,跟全體黨員做完自我介紹后,村里的電工劉存突然站起來,一邊用手機對著他錄像,一邊情緒激動地說:“你們村干部也全了,駐村第一書記也來了,咱村兒地里面灌溉線路老化、井墩兒損壞啥時候能解決,我要聽你們準話。如果電死人,誰負責?”
楊艷勝當場答應第二天就開始調查落實,9月5日,他就帶領兩委干部,開展“農田灌溉用電大排查”行動,以確保秋收農忙群眾用電安全,情況核實后,楊艷勝馬上發動黨員群眾挖溝更換老化線路500多米,增設用電隔離井墩兒15個,消除了事故隱患。村民們紛紛豎指稱贊,村里的電工劉存非要請楊書記到家里吃飯,楊艷勝婉言謝絕了。
農村工作要俯下身、沉下心、扎下根
楊艷勝被黨組織派到八里井村任第一書記之前,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林大軍跟他進行了一次推心置腹的談話,他記住了林書記語重心長的話:“做農村工作一定要俯下身、沉下心、扎下根,心中裝著群眾……”
他心里清楚,自己是帶著使命到八里井村任第一書記的,幫助村子扶貧脫困、助力村子穩定發展是自己職責。
八里井村有415戶2022口人,建檔立卡的貧困戶4戶17人,楊艷勝把村子里的情況摸得一清二楚,尤其是對村子里的貧困戶的情況更是了如指掌,他把每家貧困戶的詳細情況記在本兒上放在心里,認真分析這幾家貧困戶的致貧原因,結合國家的扶貧政策制定出相應的扶貧方案。
平時工作中,楊艷勝對村子里的貧困戶特別上心,一有空就上門噓寒問暖。去年10月下旬,楊艷勝聽說村子里的貧困戶李運生的妻子在忙活地里秋收時,不慎碰到了右手,造成右手骨折,由于傷情比較嚴重,只得在家養傷。于是他自己花錢買了禮物,第一時間趕到李運生家中慰問。
李運生的家庭本來就生活困難,楊艷勝平時就很關注這個困難的家庭,在政策上給予重點幫扶的同時,還從思想上開導他們發展鄉村經濟,指導他們脫貧致富。
“俺家是村兒里的貧困戶,俺村兒的駐村第一書記楊同志一直用心幫扶俺,就連俺自己不小心受了傷,楊書記還在百忙之中親自提著禮物來看俺,真是把黨的溫暖送到俺家了!”李運生的妻子感激地說。
駐村干部就得給村民辦實事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鄉村是每位駐村干部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楊艷勝積極響應“農村廁所革命”政策,半年時間帶著八里井村的黨員干部為群眾改造廁所200多個,他不但人在村子、崗位在村子,更把自己的心放在了村子的發展上,成了八里井村一位身份特殊的村民。
春節期間,新冠病毒突發,楊艷勝大年初一便回到八里井村,跟八里井管理區區長楊森華和村兩委干部一起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他說:“疫情阻擊關鍵時期,危難時刻要擔當,我作為一名黨員、駐村第一書記就應該履職盡責、沖鋒在前,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和使命,為群眾筑起生命安全的鐵壁銅墻。”
眼下,楊艷勝又在伾山街道黨工委的大力支持下,借助“村村通”硬化道路的契機,為村內爭取到2020年入庫扶貧項目資金20萬元,整修村里一段400米的泥濘路。
3月12日,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林大軍到八里井村查看道路開建情況時,村民們給楊艷勝送了一面錦旗。
當問起他在農村工作的感想時,楊艷勝如是說:“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駐村干部,要對得起第一書記這個頭銜!”
來源:浚縣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