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度搜“長圳項目”這一關鍵詞
會有超過78萬條的信息顯示
作為深圳目前規模最大的
公共住房建設項目、
全國在建最大的裝配式建筑社區
長圳公共住房及其附屬工程項目
(簡稱“長圳項目”)
從建設之初
就備受行業及社會關注
是名副其實的“網紅”項目
長圳項目“紅”有“紅”的原因:充滿人文關懷的設計理念、領先的綠色建造技術、特有的智慧建造體系以及國內八位院士科研成果的巧妙融合應用,吸引了住建部、中國建筑業協會以及全國各省、市相關專家、領導參觀考察超過200余次。
除了每次介紹項目的“高科技”“高內涵”外,長圳項目EPC工程總承包方——中建科技集團還會將項目特色黨建作為必不可少的一個板塊向來訪者進行詳細介紹。“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的關系好比人的靈魂與肌體。黨建抓的好,生產建設才會有精氣神,才能為項目建設凝聚起強大的內生動力”,中建科技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深圳分公司黨總支書記、總經理張仲華如是說。
“抓業務,更要抓黨建”,沿著這一工作思路,長圳項目從業務上的“一片紅”拓展為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下的“全面紅”,以黨建的引領、服務、凝聚作用,切實為聯通“REMPC”全產業鏈賦能。長圳項目黨支部也實至名歸獲得了“2019年中建集團示范黨支部”榮譽稱號。
構建“聯建·共建”工作格局 打通基層黨建融通動脈
2019年2月,中建科技深圳分公司長圳項目黨支部正式成立,共有黨員16人。支部成立后,分公司黨總支書記思考最多的一件事情,就是在長圳項目這樣體量如此之大的項目中,如何真正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像打造標桿工程那樣,打造基層黨建標桿。
時值清明節前夕,長圳項目黨支部與項目參建單位黨員共同組織了為烈士掃墓的主題黨日活動,這給分公司黨總支很大啟發:中建科技在國內率先實施并大力推行裝配式建筑“REMPC五化一體”全產業鏈商業運營模式,公司已建、在建和待建的項目大多為工程總承包模式,這就形成了項目黨員構成格局除組織關系隸屬中建科技黨委的黨員以外,一般還包括組織關系隸屬于甲方、分包、監理、咨詢等不同單位的黨員,如果能把這些黨員凝聚在一起,那么對于項目更好地統一思想、提升戰斗力、促進工程建設意義重大。
經過深入一線走訪調研和反復討論,分公司黨總支作出了在長圳項目推行黨建“聯建·共建”的工作部署,即以長圳項目黨支部為中心,創新方式方法,將其他參建各方黨員全部納入教育、培訓、科研、管理、監督、服務之中。
聯建·共建工作格局在形式上注重“聯合”,項目成立“聯建·共建工作室”,參建各方同頻共振,及時研究解決工程項目建設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協調落實各項措施;在內容上注重“聯心”,全體黨員群策群力,利用各自優勢共同打造具有影響力的黨建文化品牌。
經過一年多的探索實踐,長圳項目建立起良好的黨建聯建共建“生態圈”,54位黨員在黨建和業務發展中真正做到了“共扛一面黨旗、共走一條道路、共繪一張藍圖、共有一顆紅心”。
推行“1+3+6”聯建·共建模式 激活基層組織紅色力量
在聯建·共建工作格局下,長圳項目黨支部率先推行 “1+3+6”黨建模式,邁出了支部聯建共建、打造EPC工程總承包模式下項目基層黨建工作品牌的堅定步伐。
“1”是指建立一種簡潔高效的工作、活動機制。長圳項目部聯合甲方、咨詢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所在地黨組織,成立了“聯建·共建工作室”。通過“組織聯建、黨員聯管、服務聯抓、資源聯享、文化聯創、活動聯辦”,實現基層黨組織深度融合,推動黨建陣地、群團活動、教育培訓等各類資源的有效整合,充分發揮聯合基層黨組織作用,傳承紅色基因,凝聚藍色力量,推動綠色發展。
“3”是指提供三項物質保障。長圳項目黨支部設立了一間標準化的黨建活動室;構建了一套標準化黨建、廉潔、企業文化標語標識體系;實施了一系列改善職工、農民工工作、生活的具體措施,以此扎實推進支部活動場所的合理化設計、標準化建設、多元化配置、規范化管理、經常化使用。
“6”是指建立六支隊伍。長圳項目目前已組建了一個有力的支委班子、創設了一批黨員先鋒崗位、成立了一支青年突擊隊、一支青年志愿者服務隊、一支農民工安全督察隊,并與《深圳商報》專業權威媒體合作,建立起一支專業宣傳隊伍。長圳項目黨支部“以育為先、以干為要、以用為本”,搶抓“六支隊伍”建設,使得基層黨建工作隊伍“不專、不精、不實、不夠”的問題得到有效改善。
黨建聯建活動模式推行以來,參建長圳項目的各基層黨組織聯動,徹底激活基層“紅色力量”,成為項目優勢資源共享和屬地資源對接的重要載體。
打造“黨建+”嵌入模塊 注入項目建設新鮮血液
有了完整的黨建工作體系和具體的工作模式,接下來長圳項目黨支部要做的,就是真正將黨建與項目生產建設、文化建設、人才建設、創新創效相結合,讓黨建帶著項目跑起來。
黨建與業務本就為“一盤棋”。長圳項目黨支部從這一點出發,在項目工作中嵌入“黨建+學習”“黨建+育人”“黨建+安全”“黨建+科研”“黨建+攻堅”“黨建+服務”“黨建+互聯網”等七個不同模塊,實現了黨建與業務相互依托、相互促進。
黨建+學習,通過定期組織學習交流、開展“讀書月”活動,結合互聯網的傳播優勢,將各項政策制度、法制教育、專業技術等豐富內容納入學習范圍,增強項目員工學習的吸引力和有效性;黨建+育人,通過設立“青年突擊隊”,推行“導師帶徒”制度,探索項目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模式,促進青年成長成才;“黨建+安全”,通過成立“黨員安全監督崗”“青年安全生產示范崗”,嚴抓隱患整改閉合時效性和復查驗收關口,為安全生產保駕護航;“黨建+科研”,通過由黨員領導干部牽頭,在項目上開展“二十項科研課題”“綠色建筑及建筑工業化”重點專項綜合示范研究,發揮“領頭雁”作用,以黨建促科研、以科研強建設;“黨建+攻堅”,通過設立“黨員先鋒崗”“黨員防疫先鋒崗”,克服極端天氣、新冠肺炎疫情對項目建設進度造成的影響,確保項目質量及進度優質高效;黨建+服務,通過“溫暖回家路”“工友美食節”“慰問環衛工人”等一系列公益活動,落實社會服務功能;“黨建+互聯網”,通過組織項目“抗疫線上晚會”,及時傳播正能量和思想,擴大項目在網絡上的感染力和影響力。
“黨建+”模塊的嵌入,為項目建設“輸血賦能”,將長圳項目黨建與業務緊緊聯系在一起。讓“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不再是一句空話套話。
下一步,長圳項目黨支部將圍繞中建集團“一創五強”發展目標和中建科技“兩個行動”工作要求,嚴格執行黨建與業務工作同布置、同落實、同推進、同考核,并以組織力提升為重點,不斷完善“聯建·共建”創新模式,豐富“聯建·共建”內涵,將項目特色黨建作為踐行中建科技差異化發展的黨建創新品牌,以高質量基層黨建引領綠色、智慧、健康建筑產品的打造!(段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