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長效扶貧模式 助力產業多樣化發展—— 深圳市坪山區坑梓街道對口幫扶陸河縣河口鎮新華村側記
走進陸河縣河口鎮新華村,一幅美麗的鄉村圖景呈現在眼前:村道干凈平整、房屋錯落有致、行行綠化相互映襯……近年來,在深圳市坪山區坑梓街道的幫扶下,新華村打開了脫貧的新局面。
新華村位于河口鎮南溪片中部山區,下轄14個自然村,共641戶,總人口4080人,其中貧困戶88戶312人。
2016年,深圳市坪山區坑梓街道開始跨區域對口幫扶新華村。坑梓街道扶貧工作隊堅持扶志扶智結合、探索黨建引領創新致富動能,錨定精準脫貧、“一村一品”提升“自我造血”功能,推動新華村扶貧產業多元融合高質量發展,實現了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以及“八有”的目標。2019年新華村已達到貧困村出列標準,88戶312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達到出列標準,如期高質量實現脫貧攻堅任務目標。
扶志扶智結合,黨建引領創新致富動能
扶貧是一項系統工程,只有腳踏泥土,心系群眾,才能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坑梓街道始終將“授之以漁”作為長效、精準扶貧道路的“真諦”。截至今年年初,坑梓街道整合各類扶貧資金及物資折算共計1255.6957萬元,實施各類項目52個,其中民生類33個、基礎設施及產業類19個。截至目前,各個項目均已基本完成。通過實施整合項目,為脫貧工作注入了資金活力,促進了貧困戶脫貧增收、完善了一批基礎設施、發展了村主導產業、培育了村龍頭企業、帶動了一批貧困群眾脫貧,極大地改善了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
新華村現有黨員73名,為鞏固黨建文化陣地,坑梓街道出資100萬元援建新華村黨群服務中心,解決了新華村“兩委”辦公場所及黨建文化活動場所等問題。坑梓街道黨政領導高度重視新華村的發展,每年實地走訪新華村,為強化黨建、脫貧攻堅精準把脈,出謀劃策,探索黨建引領創新致富動能,大力開展智力扶貧。各新聞媒體在黨建引領、精準脫貧、產業發展等方面全面加強宣傳報道,縣級以上紙質媒體和電視臺報道就多達12篇次,如深圳特區報的《新華村寫就新華章》、廣東衛視的專題新聞報道《新華村疫情防控與脫貧攻堅兩不誤》等,為新華村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為鞏固脫貧效果,杜絕返貧現象發生,坑梓街道駐村工作隊還加大貧困戶就業和勞務扶持,把就業作為增收之本、創業作為富民之源。通過組織技能培訓,委托相關技校聘請農業專家和技能老師集中開班授課,以就業促脫貧。僅去年來,累計培訓400人次。2019年轉移貧困戶富余勞動力51人次到大灣區城市就業,臨近鄉鎮就業40人,對就業的貧困戶勞動力進行定期跟蹤,做好相關服務工作。同時還開展“粵菜師傅”、農業種養技能、農產品銷售等各類技能培訓,積極推薦貧困戶成員參加各類招工、招聘會。
坑梓街道積極落實教育、醫療、住房“三保障”工作,四年來向新華村學校組織捐贈300套課桌椅、一批教學設備及校服等;協助當地教育部門落實去年73名學生的教育補助發放,實現教育政策落實率100%;協助落實最低生活保障、養老保險政策、醫療救助、大病保險政策。
錨定精準脫貧,提升“自我造血”功能
近年來,坑梓街道以產業幫扶實現真扶貧、真脫貧、長效可持續脫貧的幫扶行動,提振了新華村困難群眾堅定致富的信心。坑梓街道先后出資100萬元投資新河工業園,由縣財政擔保,年收益10萬元,期限15年,到期返還本金給村委,扶貧期間收益用于貧困戶脫貧;2019年7月建成了40千瓦光伏發電項目,年收益約4萬元;出資援建的新華村黨群服務中心啟用后,原有陳舊的公共服務站可作為村集體物業進行招商出租,所獲收益均納入該村集體資產。為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強化鄉村旅游功能,2019年12月,在扶貧工作隊的努力下,新華村與國內影響較大的深圳“扶風騎行俱樂部”簽定框架協議,共同謀劃在新華村打造摩托車越野主題文化村建設。三年來,扶貧工作隊啟動了19個項目,改善村容村貌,助力鄉村振興和產業興旺。
此外,坑梓街道依托新華村“特色農業,田園觀光,鄉賢興村,連片打造”產業發展定位,積極開展農業產業幫扶,將蔬菜、高產水稻、花生、番薯、沉香種植及沉香育苗、牛養殖等納入幫扶項目;同時,該街道合力開發生態公園等鄉村旅游項目,突出客家、潮汕等嶺南傳統文化特色,高質量發展集體經濟。
為實施精準扶貧、品質脫貧,踐行產業優先理念,坑梓街道大力創新扶持“一村一品”產業品牌,組織56戶有勞力貧困戶成立了陸河縣新意源種養專業合作社,采取鄉賢帶動“合作社+農民”產業扶貧模式,以蛋雞養殖產業帶動新華村村民脫貧致富。據悉,2016年新華村外出青年謝石威躊躇滿志回鄉投資創辦蛋雞養殖基地,但創業的道路并不平坦,“妮妲”強臺風襲來,雞舍倒了、蛋雞損失慘重。就在謝石威一籌莫展時,扶貧工作隊鼓勵他不要輕易放棄,跟著國家脫貧攻堅的步伐,一起建設更堅固更大型的雞舍,給鄉親做成功勵志的樣板。正是扶貧工作隊點起的星星之火,使榜樣的力量植根于新華,2017年,56戶有勞力的貧困戶共同成立陸河縣新意源種養專業合作社,以蛋雞養殖產業帶動新華村村民脫貧致富。同時建立蛋雞養殖培訓基地,免費為當地村民輸出養殖技術,并上門提供技術幫助。目前合作社占地100多畝,主營養殖本地雞、五黑雞,銷售綠殼雞蛋和鮮雞蛋,合作社新挖魚塘60余畝,利用蛋雞基地的雞糞作魚的養料,形成下游養魚產業,從而形成種養一體的產業鏈。
迄今,該養殖基地已滾動投入扶貧資金130萬元,建設有六大蛋雞養殖棚、配套飼料加工車間、幼雞培育區等,配備先進生產線與管理技術,為消費者提供日產超過3.5萬枚高品質、安全放心的雞蛋。2019年陸河縣新意源種養專業合作社獲得了廣東省“巾幗文明號”榮譽,多次代表汕尾市參加深圳國際天然與有機產業博覽會暨高端食材展、廣州一帶一路國際進出口博覽會和深圳國際綠色農業博覽會(綠博會),獲得業界和同行廣泛贊譽,收益和口碑雙豐收。
據了解,坑梓街道將不斷探索和優化“合作社+貧困戶”的發展模式,增強脫貧輸血造血功能,把產業扶貧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舉得更高,高質量打贏新華村脫貧攻堅這場戰役。
記者:陳曉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