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進入關鍵階段,按照黑龍江省委組織部和省國資委黨委通知要求,集團公司黨委組織黨員干部下沉到社區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目前,哈電集團205名黨員與阿城區、松北區等6個哈爾濱市轄區100余個社區對接,堅守社區防線,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哈電力量。
2月22日、23日,集團公司新聞中心成員分成三組前往部分社區配合工作,并進行了實地采訪,切身體會和深入挖掘哈電集團黨員干部和社區管理人員參與疫情防控工作中的感人事跡。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作為一名黨員在疫情面前絕不當旁觀者。”這是手拿消毒噴壺,奔走在充滿刺鼻氣味的社區樓梯間的王廣軍向記者說的話,話語間充滿了堅毅與擔當。
王廣軍是哈電集團動裝公司的一名工程技術員,負責動力能源設備運行及管理工作。和他平時的工作相比,這里的工作更瑣碎一些。
不是專業的消毒人員,也沒有適當的工具,每天與其他志愿者一起手提84消毒液,為小區樓遞間進行消殺。從他的微信運動步數上看,這4天的步數平均在2萬步左右,一了解才知道,他每天要對分布在不同區域的8個單元進行消毒作業。不難算出8個單元,9層樓,每層樓24個臺階,一路走下來那就是3456個臺階。但他不覺得自己的工作辛苦,反倒說:“相對于我的工作,社區守衛出口登記的工作人員更為辛苦,她們每天24小時不間斷'地'堅守著,雖說已過立春節氣,但依舊凜冽的寒風,讓值守環境更加艱苦。一張桌子,一把凳子,在室外勸戒想出小區的人,講解防疫知識,嚴控外出采購人員數量,還要承擔不理解百姓的言語暴力。許多志愿者稱他們是'社區逆行者'。”
“我認為當前疫情形勢仍嚴峻不容懈怠,做好小區環境消毒及出行限制,堵住每個豁口,“避”免病毒因人員接觸而傳染,只要堅持這樣做,抗疫攻堅戰會早日勝利,解除交通限制,我也能早日回去復工,做好我本職工程技術員的工作。”王廣軍服務的小區是80年代建設的老小區,共有居民約6000人,平時并不是封閉小區,為了實現小區的封閉管理,他用鐵皮和木板把每棟樓與外界相連的豁口隔開,一把鉗子、一捆鐵絲,他又以另一種方式成為服務社區,控制疫情,奮戰在疫情一線的“工程技術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