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證券法施行在即 資本市場頂層設計加速完善
為給新證券法3月1日起施行做好準備,資本市場頂層設計正進一步加速完善。證監會近日發布《關于廢止部分證券期貨規范性文件的決定》,決定廢止18部證券期貨規范性文件。專家認為,新證券法施行在即,當務之急應對照修訂內容,有針對性地對有關規章制度進行“立改廢釋”。
中注協日前制定新證券法實施的工作方案,針對全面推行證券發行注冊制、會計師事務所從事證券服務雙備案制和事后監督處罰力度加大以及會計師事務所民事賠償責任風險增加等重大變化,圍繞提升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質量采取系列措施。全面落實注冊制是新證券法實施的重中之重。關于注冊制推行節奏,權威人士指出,注冊制改革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新證券法也授權國務院對證券發行注冊制的具體范圍、實施步驟進行規定,為有關板塊和證券品種分步實施注冊制留出必要的法律空間。
2、“深改”助推新三板定增市場升溫
新三板改革效應已從二級市場蔓延到一級市場。數據顯示,自去年10月25日全面啟動新三板改革以來的120余天時間里,已有250家掛牌公司披露定增預案,環比增長75家,增幅達43%。上述250家掛牌公司共計劃融資104.33億元,環比增長9.56億元,增幅為10.09%。定增預案主要集中于信息技術、機械設備、電氣設備、基礎化工、醫藥生物、休閑生活及專業服務這些領域,補充流動資金、償還債務、項目融資是掛牌公司定增的主要目的。
分析人士表示,本輪新三板改革重點面向改善市場流動性,吸引多元化投資者,增加市場的源頭活水,可極大提振市場的融資功能。新三板將具備更高效的融資機制和更豐富的融資產品,全面滿足企業、投資者的多元化投融資需求,支持企業持續融資發展,提高中小企業的直接融資比重,增強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3、智能創新發展前景遠大 汽車電子企業春風拂面
2月25日,歐菲光、均勝電子、路暢科技等車聯網概念股集體漲停。資金如此追捧的原因是2月24日《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正式公布了,該文件旨在加快推進智能汽車創新發展。在業內人士看來,《戰略》勾勒出智能汽車發展的“遠大前景”,或將引爆萬億級市場。而汽車走向智能化、網聯化、自動化,汽車電子企業將首先迎來發展的春天。
根據《戰略》,到2025年,實現有條件自動駕駛的智能汽車達到規模化生產、高度自動駕駛的智能汽車在特定環境下市場化應用。在實現汽車智能網聯化的過程中,汽車電子占整車成本的比例正在持續升高。有數據顯示,預計2020年汽車電子占整車成本的比重提升至34%左右,2030年將接近50%。市場規模方面,前瞻產業研究院預計,中國汽車電子市場規模將于2020年達到6600億元;到2025年,將有望突破8800億元,向9000億元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