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所豪華中學火了。據新華視點報道,坐落在陜西省鎮安縣這個脫貧縣的某所中學內,不僅有4層噴泉的“鯉魚跳龍門”水景,還有削掉真山建的假山瀑布群,簡直可以與五星級酒店的裝潢媲美。
雖說,學校修建一些景觀建筑很正常,但這也太夸張了,網友見圖紛紛表示咋舌。
地方財政不足2億 花7.1億修建豪華中學
作為2019年5月摘帽的深度貧困縣,2019年鎮安縣完成地方財政收入1.78億元,公共預算支出主要靠財政轉移支付。鎮安縣《2019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20年財政預算草案的報告》顯示,2019年“防范化解政府債務風險任務艱巨,償債壓力不斷增大”。
而鎮安中學項目總投資達7.1億元,鎮安縣需連續12年、每年至少償還5000余萬元貸款。
據新華社記者調查,鎮安中學項目2015年啟動,用地拆遷、三通一平、規劃設計等前期費用花費9080萬元。隨后,鎮安縣國投公司與承建方共同投資1億多元成立項目管理公司,向銀行融資3.2億元,湊齊了項目概算總投資的5.1億元。不過幾年過去,決算造價又發生了變化,目前投資已達7.1億元。
曝光后建筑被拆除 拖欠數百人工資未結
8月24日中午,近日處于風口浪尖的“豪華中學”——陜西省商洛市鎮安中學新校區大門緊鎖,現場不斷有有挖掘機、渣土車出入學校,校門口標志性的4層“鯉魚跳龍門”水景噴泉及涼亭等設施正在被拆除。據中國新聞周刊記者從鎮安縣教育脫貧辦公室工作人員處了解到,中紀委相關領導已在當地展開調查,主管鎮安中學項目的局長連續多日未曾在局里露面,近期都在縣里開會。
隨后,有當地居民反映,自2018年起,該校已經拖欠數百人工資未結。
據東方今報記者采訪,鎮安縣居民陳明提到自己2018年在鎮安中學務工,原本承諾2019年結清,最后只在9月1日和年底給了三千元(一小部分),承諾讓孩子報名(上鎮安中學)作為補償。而包工人員劉鵬對此回應道,2018年開始,自己和另一名老鄉組織幾個人,在鎮安中學負責建學校圍墻、宿舍,校方至今欠他們60余萬工錢。“學校一直沒給錢,找政府也是踢皮球,”劉鵬說,“去勞動局(人事和勞動保障局)讓找政府,政府讓去信訪局、教育局,教育局沒錢,推過來推過去。這筆錢應該是去年年底結的,因為當時活已經干完交工了。”而在建鎮安中學過程中,還有數百名務工人員工資未結清。
對此,鎮安縣相關部門表示:不清楚。
延伸閱讀: 中紀委介入調查貧困縣豪華中學,噴泉涼亭被火速拆除,村民感到可惜
8月24日中午,近日處于風口浪尖的“豪華中學”——陜西省商洛市鎮安中學新校區大門緊鎖,記者在現場看到,校門口標志性的4層“鯉魚跳龍門”水景噴泉開始被拆除。
校園內有幾臺大型挖掘機正在施工,學校側門有數輛渣土儲車進出,一輛載滿建筑工人的大巴車駛入校園。校園周邊有警察執勤,不允許路人停留和拍照。
除了噴泉外,瀑布群附近的涼亭也正在被拆除,然后移走。距離學校不遠的云蓋寺鎮鎮長王傳文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他早上接到通知來到學校,負責把其中一個亭子運回鎮上。校園西北角的外墻上,原本借助山勢修建了兩處涼亭,可以從后方俯瞰學校景致,現在也都被拆除。
“政府花了那么多錢建這么好的學校,現在又要拆,太可惜了。”許多附近村民路過圍觀,都對學校建了又拆感到遺憾。學校附近的村民普遍支持修建學校,認為這是利于當地長遠發展的大事。一位村民告訴《中國新聞周刊》,8月23日,一些當地人甚至自發拉起橫幅,反對拆學校的仿古門樓,多名公安民警在學校附近巡邏,防止引發沖突。
近日,新華社刊發了一則報道《學校建漂亮點本無錯,為何這所“豪華中學”讓人困惑?》,該報道提到,2019年,位于陜西西南部的深度貧困縣——鎮安縣剛剛脫貧摘帽,全縣年財政收入不足2億元,卻花了7.1億元修建了一所“豪華中學”,導致縣城債臺高筑。據記者調查,鎮安中學項目總投資達7.1億元,鎮安縣需連續12年、每年至少償還5000余萬元貸款。
上述報道提到,學校校園內有多處與教學無關的設施:氣派的仿古牌坊式大門,4層噴泉水景,16尊石刻鯉魚,學校西南角一處長約50米、落差15米左右的多級瀑布群上建有涼亭,四周有假山、水車、棧道、水景、石拱橋等。鎮安中學籌建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假山瀑布水景花費200余萬元,并為此削平部分山體,建設防滑坡擋墻。全校附屬工程綠化帶、管網共計花費8000余萬元。
2015年,新校區開始規劃設計,2017年6月動工建設。今年7月31日,鎮安中學新校區正式投入使用,高二、高三的學生搬入新校區,開始暑期補課。但是引發輿論關注和爭議后,學校將補課暫停,學生全部離校,不允許外人進出。
學校的仿唐風格,從外表看上去像是“度假村”,7.1億到底花在哪里,引發公眾質疑。
據了解,鎮安中學新校區的仿唐風格設計,與當地發展鎮云新區有關。距離該校區不到5公里,是鎮安的主打旅游景點——云蓋寺古鎮。近些年,鎮安啟動古鎮保護性開發規劃,從古鎮沿山路到縣城,都可以看到多處仿唐風格的建筑。鎮安縣委一位干部曾告訴新華社,將校園建設為仿唐式建筑風格,是由于當地要打造唐文化,以“促進文化和旅游融合”。
官方介紹,鎮安縣原計劃投資5.136億元,致力于打造一所環境優美、設施齊全、功能完備的標準化、現代化、山水園林式完全中學(指既有初中學段,又有高中學段的學校)。學校將占地272畝,可容納120多個教學班,6000余名學生,包含餐廳、超市、浴室、醫務室、辦公樓、教學樓、公寓樓、圖書館、校史館、實驗室、體育場、籃球場、排球場、游泳館、停車場、招待所、鍋爐房、乒乓球場、風雨操場、地下車庫、污水處理站等主體建筑。
但是新華社報道,實際建設中,學校造價有所增加。學校負責人透露,目前投資已達7.1億元,除了按概算需連續12年每年向銀行還款5337萬元以外,還有2億元左右欠款。“將來縣上拿錢還一部分,再想辦法爭取上級資金解決一部分。”
據介紹,鎮安中學新校區的建設,是借鎮云新區建設之機,鎮安縣采用PPP模式(即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進行的投融資項目。
在獨立第三方的PPP服務平臺上關于“鎮安縣第三中學建設項目”(鎮安縣第三中學后改名為鎮安中學)中提到,鎮安縣成立了由縣委書記為第一組長、縣長為組長,分管縣級領導為副組長,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
該平臺顯示,經財政局組織專家組對項目的審核意見是,加權平均得分為82.37分,評價結論為“通過”。建設期2年共支出1.136億元,經營期12年內,PPP項目需從預算中安排的支出責任每年5337.75萬元,未超過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10%,財政承受能力論證予以“通過論證”。
對于媒體的質疑,鎮安縣縣長賈建剛曾公開回應,新建鎮安中學項目是為了徹底解決城區學校大班額問題,項目的立項和籌資方式均符合政策規定,所有的手續都是齊全的。
學校的噴泉、涼亭被火速拆除,與調查力度有關。《中國新聞周刊》從鎮安縣教育脫貧辦公室工作人員處了解到,該事件引發了中紀委關注,中紀委相關領導已在當地展開調查。
《中國新聞周刊》了解到,主管鎮安中學項目的局長連續多日未曾在局里露面,近期都在縣里開會。縣科技和教育體育局多位工作人員非常謹慎,都表示對此事一無所知。學校所在的永樂街道辦黨委書記、主任,連日來也都為此在縣政府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