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上周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達328.3萬人,創歷史新高,預期164萬人,前值為28.1萬人。
因全美各地企業紛紛關門歇業,以遏制歐美國家的新冠病毒疫情擴散;大多數投資銀行預計,二季度美國經濟將遭受前所未有的經濟收縮,失業率將急劇上升。
圣路易斯聯儲備主席布拉德表示,失業救濟金申領人數將激增,就像在加拿大看到的那樣,大量工人正待在家里,多達4600萬在“高接觸”服務行業工作的美國人可能會受到“留在家中”以應對歐美國家的冠狀病毒疫情政策的影響。
3月26日美國參議院通過了2萬億 美元的刺激計劃,這給市場打了一針強心劑。但隨著疫情蔓延,機構普遍認為美國經濟衰退無可避免。
分析人士認為,如果美國乃至全球經濟下行風險加劇,因流動性和避險需求可能會導致市場再次追捧美元,推動美元走高,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將不得不干預美元匯率,上一次美國實施干預是在2011年。
評級公司標準普爾日前將美國二季度GDP增速預期下調至萎縮12%。高盛經濟學家則預計,美國第二季度經濟將收縮24%,而第一季度將下降6%。
截至3月14日當周美國初請人數為28.1萬人,明顯高于市場預期。截至3月7日美國當周初請失業金人數21.1萬人,預期21.8萬人。
【小百科】“當周初請失業金人數”含義:
數據釋意:初請失業金人數是反映其國內勞動力市場狀況的指標之一,統計的是第一次申請領取失業金的人數。由于該數據每周都公布,是投資市場的焦點所在,失業人數的大幅增加,美國政府的財政壓力也就隨之增大,對于得了“雙赤絕癥”的美國經濟來說也是一個考驗,對美元不利。
數據公布機構: 美國勞工部
發布頻率: 每周四公布
統計方法: 過去一周初次申請失業保險的人數
數據影響:公布值>預期值,利空美元,利多非美。
延伸 · 推薦
328萬!美國爆表的失業金數據意味著什么?
從歷史上看,此前初請數據的最高記錄是1982年的69.5萬人,次高值為2008-2009金融危機期間錄得的66.5萬。而今晚的數據已經遠遠超過了這些數字。說當周失業人數爆炸性地創歷史新高,一點也不夸張。
初請數據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是美國遭受新冠疫情沖擊以來的首個重量級經濟指標,可以直接反映美國實體經濟的運行狀況。在疫情沖擊下,供給側迅速冷卻,停工停業明顯,企業為了保證現金流,維持資產負債表穩定,必然想盡辦法控制成本,裁員也就成為一個最自然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