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正值小滿時節。當天,實地地產集團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了IPO招股書。
據了解,實地地產創立于2006年,業務主要為在大灣區開發智慧住宅物業,目前已在長江三角洲地區、華中和西部核心地區及華北地區的其他城市建立戰略布局。
招股書顯示,從2017年度~2019年度,實地地產的總收益分別為38.7億元、63.72億元、83.24億元人民幣(下同),年復合增長率為46.6%。其中,物業銷售的占比均達到93%以上,分別為36.23億元、61.59億元、81.56億元。三年間,稅前利潤分別為4.15億元、13.43億元及17.06億元,復合年增長率102.9%。
數據來源:實地地產招股書
經過14年的發展,其規模逐步擴張,財務狀況較為健康,招股書披露的數據顯示,2017年-2019年,實地地產經營活動所得現金流量凈額一直呈現正數,分別為25.15億元、6.63億元以及2.23億元;投資活動所用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59.1億元、-27.14億元以及-19.63億元,降幅收窄。截至2019年末,實地地產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20.39億元。
在房企極為重視的土儲方面,實地地產同樣表現可觀。記者觀察到,截至2020年3月31日,實地地產于大灣區、長江三角洲地區、京津冀地區、華中和西部核心城區及華北地區的25個城市持有37個項目,應占土地儲備為1016.9萬平方米,包括可供銷售或可出租建筑面積55.44萬平方米的已竣工物業,總規劃建筑面積624.2萬平方米的開發中物業,以及總規劃面積337.29萬平方米留作未來開發的物業。
與傳統房企不同,實地集團自創立伊始就用科技賦能地產,創新開拓全新“智慧人居”模式。在疫情襲來后,實地智慧社區的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科技力量脫穎而出,健康碼、種子集市、智能物流機器人hachi delight、家有健康等智能配套產品,破解了社區防控、安全采購、無接觸配送、社區醫療等諸多傳統社區痛點。
業內人士表示,實地集團的智慧社區布局或將重塑社區業態模式,在當前智慧城市的大浪潮中,代表著未來社區的發展趨勢,前景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