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關于融通創新的工作部署,更好發揮雙創示范基地帶動作用,積極應對疫情影響,鞏固和提升創新創業良好態勢,構建大中小企業協同創新、共享資源、融合發展的生態圈。9月25日,以“智能物聯•融通創新”為主題的長虹集團雙創示范基地“融通創新主題日”活動在成都市高新區菁蓉匯舉行。
活動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四川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指導,四川長虹電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主辦,成都高新區孵化載體業界共治理事會、創頭條承辦,成都高新區科技和人才工作局支持。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高技術司副司長朱建武、四川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創新與高技術發展處處長黃志、成都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甘立軍出席活動并致辭。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高技術司副司長朱建武實時在線致辭)
甘立軍表示,長虹集團是成都高新區推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工作的示范企業,對大中小企業融通工作的重要意義有著深刻理解,展現了大企業應有的社會擔當,通過持續投入,形成了產業聯動、融通發展、合作共贏的良性循環。
她進一步指出,未來成都高新區將以成都創孵社區為試點區,踐行大中小企業共創計劃,探索融通專員服務模式,利用大企業和中小企業“雙引擎”來推動成都高新區高質量發展。
(成都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甘立軍致辭)
長虹副總經理潘曉勇出席活動并發言,他表示長虹集團正在趟出一條大企業產業帶動的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發展之路,即長虹集團向中小企業開放資源,以產業和資源賦能中小企業;中小企業圍繞長虹集團的創新需求實現產品快速迭代,其創新成果回流到長虹產業鏈。
據介紹,今年上半年,長虹集團通過向上下游中小企業支援口罩等防疫物資、提供人力資源、付款方式調整和應收賬款融資等支持,幫助300多家中小企業實現復工復產,當月實現長虹供應鏈企業復工率超過99%,并在之后針對性的推出一批有溫度、有力度支持中小企業的措施。
他表示,將以活動為契機,借助成都高新區作為國際創新創業中心源源不斷的創造源泉和創業活力,發揮長虹集團在產業結構調整和新舊動能轉換的主力軍作用,打通創新鏈路、共建成都市創孵社區大中小企業協同創新、融通發展的生態圈,并將之打造成為中國西部融通發展新旗艦、全國領先的融通發展服務平臺。
(長虹副總經理潘曉勇發言)
活動上,長虹副總工程師陽丹重磅發布“蓉通長虹”創新計劃。長虹集團通過創新需求發布平臺、工業互聯網平臺、雙創工業園平臺、投資孵化平臺構成的“蓉通長虹”服務體系,打造全球領先的物聯網產業基地,引領帶動成都創孵社區創新創業“融通圈”產業聯動與融通發展。
(共建“蓉通長虹”創新服務平臺開啟)
活動現場還舉行了一系列融通“結對”儀式,展示了最近融通發展系列成果,其中包括了成都高新區、長虹集團、成都高新區孵化載體業界共治理事會、創頭條等共建“蓉通長虹”創新服務平臺、長虹集團與高新高科合作共建的“長虹•高科智能家居科創空間”簽約、成都長虹電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和四川電子信息產業研究院合作共建的“智能物聯孵化空間”簽約揭牌、中小企業與長虹產業融通對接戰略簽約儀式等。
電子科技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杜義飛做了主題為“共釋新動能——大中小企業協同創新與融通發展”的主題演講。
當天下午,長虹集團還與“接單企業”進行“對接會。”此前,長虹集團通過線上線下發布了一批新的“機會清單”,按照機會清單分類組織對應的長虹產業公司代表與中小企業代表對接洽談。
(融通對接會現場)
據了解,今年上半年,成都高新區制定了“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共創計劃”,通過舉辦2020年創響中國成都高新區大中小企業融通專場活動,采取搭平臺、建機制、造樣本、促成果等一系列務實舉措,常態化、持續化、長效化推動成都高新區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工作。作為龍頭企業,長虹集團積極發揮在產業的引領帶動作用,發布了一系列機會清單并與多家中小微企業成功簽約。
據介紹,自長虹“融通創新”工作開展以來,舉行虹創未來系列創新路演活動3場,產業對接會50+次,政策宣講及創業培訓20+次,創業鋪導100+次,吸引1000多位核心創客加入,吸收常駐會員60多個。長虹e+供應鏈融資平臺累計服務中小企業300+家,幫助解決融資70億。截至目前,長虹服務中小企業800余家,投入中小企業專項研發經費2億,實現年產值 4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