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2020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第35屆中國大眾電影百花獎)中國電影"院網協同 共贏未來"高峰論壇在河南鄭州舉辦。在主題為"共存、共融、共贏——院線與網絡的理想關系"圓桌對話中,愛奇藝會員及海外業務群總裁楊向華,博納影業集團行政總裁蔣德富,中國電影企業家、著名電影制片人葉寧等嘉賓就院網融合如何達成共存、共融、共贏的良性局面進行了深入探討。楊向華表示,未來希望通過網絡單片付費的形式覆蓋電影的制作成本,線上線下能夠更好的協同,讓制作方能夠拍出更好的電影,觀眾看到更多優秀的影片。
2020年網絡電影成為電影行業最為活躍的市場,越來越多制作方選擇將網絡作為影片首發平臺。楊向華介紹了愛奇藝電影頻道的內容構成和商業模式正在發生的變化。當年上映的新片包括三類,一是中國院線上映的新片,二是中國電影院線不上映的其它國家和地區新片,三是網絡電影(以第一窗口期在網絡首播為主要特征),近年來網絡電影呈現出數量降低、制作與口碑提升、題材更加多元的發展趨勢。在商業模式上,從會員訂閱付費模式逐漸發展出單片付費模式,即現在流行的PVOD(Premium Video on Demand)模式,這種模式讓平臺、出品方、投資者能夠獲取更加公平的回報。同時,葉寧表示互聯網平臺為電影市場帶來了增量,網絡平臺的強大能為優質內容賦能,拓寬了中國電影的賽道,網絡電影的發展有助于電影人才的培養和成熟。
談到院線電影和網絡電影的關系,蔣德富表示,院網共融共通是大勢所趨,希望好的IP除了在院線發力外,在網絡上也能取得好的成績,未來其將考慮投拍更多網絡電影。今年2月,愛奇藝與出品方博納達成共識,《肥龍過江》成為愛奇藝首部以PVOD模式播出的影片。隨后《我們永不言棄》《春潮》《婚姻故事》《征途》《怪物先生》《春江水暖》等多部影片均在愛奇藝平臺采用PVOD模式發行,覆蓋動作、喜劇、文藝、冒險等多題材類型。海外市場《魔發精靈2》《漢密爾頓》《花木蘭》等大片也先后選擇了流媒體首發。
從目前中外市場PVOD模式發展過程來看,雙方在定價策略和用戶消費習慣上仍存在一定差異。楊向華表示,"我們正在探索未來希望能夠通過網絡單片付費的形式可以覆蓋電影的制作成本,找到中國觀眾愿意付費的最佳 '平衡點'。無線是線上還是線下,中國電影市場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院網融合發展趨勢下,愛奇藝將助推電影產業的共融共贏。楊向華表示,"希望在電影從業者的共同努力下,線上和線下能夠更好地協同,使得觀眾能看到更多的、更優秀的電影;電影從業者能夠拍出更好的電影,讓夢想綻放。電影的播出渠道,無論是院線還是互聯網平臺,能有更多的電影播出,也能有更多的觀眾來觀看電影。期待未來三個產業鏈能夠實現三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