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從經濟帝國,到通貨膨脹

      2020-02-28 08:36:09

      原創 男破八無 二十四司

      世人對隋朝歷史的了解,更多的是結束西晉末年爆發的亂戰,完成大一統,與隋煬帝楊廣大興土木,以及三征高句麗而亡于農民起義。透過表象看本質,追根溯源隋朝昔日盛景,從經濟角度更深入的了解隋朝滅亡的歷史。

      公元581年,北周靜帝宇文闡(原名:宇文衍),讓位于楊堅,北周宣告滅亡,楊堅定都大興城(今陜西西安),改國號為“隋”。同年,楊堅派人害死宇文闡,時年九歲。

      自東漢末年至隋朝建立前,中原大地征戰數百年,戰火連綿不息,民生疲敝困苦。隋文帝楊堅登基后,多次減輕稅收,促進國家農業生產,穩定社會發展經濟,國家繁榮昌盛,史稱——開皇之治。

      現在人們的觀點是,減稅怎么可能?稅收是國家機構運轉的財政支撐,減少稅收,不就是在減少國家財政收入?故而,很多人不相信國家會減輕賦稅。

      根據歷史經驗,戰后重建工作極其困難,國家百廢待興,商業凋零不振,故而戰后生活成本往往都極高。為解決人民生活問題,歷朝歷代都采用過諸多經濟措施。隋朝為啥會采用減輕稅賦來平衡經濟現狀?

      生活成本上漲的同時,購買力將會下滑。為了生活,人們不得減少采購需求,隨之而來將引發工業生產力的下滑。同時,商賈會開始囤積糧食、物資。歷史證明對于商賈操縱市價的行為,即使在衙門強壓下,他們也只會限量、限時出售。

      這個時候,如若朝廷貿然增發貨幣,極有可能造成通貨膨脹,從而引發市場恐慌,這將直接影響隋朝楊氏政權。朝廷采取減輕賦稅,激勵人民生產,使人民手中的購買力上漲,同時拉動經濟復蘇。

      事實證明減少稅收,并沒有使國家財政陷入緊縮狀態,反而國家經濟空前繁榮。這中間的原因,在于隋文帝楊堅推行均田制。自東漢末年起,從黃巾軍起義、董卓攝政、魏蜀吳三國爭雄、西晉八王之亂開啟五胡亂華、南北朝對峙,中間戰火延續幾百年,造成大片無人區,土地荒蕪。

      隋文帝楊堅開皇初年,推行均田制,將土地按標準進行人均分配。人民再按土地分配面積,根據朝廷的按標準進行交稅。在結束幾百年的戰亂后,隋朝的一統給社會帶來了安定。均田制的推行,穩定了隋朝前半生的經濟發展,隨之農商開始復興。

      問題在于,要想按人頭推行均田制,必須弄清楚戶籍情況。戶籍不清,稅收就永遠不會穩定、準確。為確保國家賦稅收入,隋文帝楊堅采納了高颎的建議,推行輸籍法。

      在隋朝以前,連年的戰亂,老百姓為了逃避兵役與賦稅,虛報家庭人數。隋文帝楊堅登基第5年(開皇五年),進行人口大普查,也就是前面講到的輸籍法。朝廷通過人口普查,以防止人民逃稅和抑制士族、豪強占有勞動人口,增加朝廷稅收,改善經濟現狀,從而確保政府收入,使國家繁榮昌盛,又加強了中央權利的集中。

      根據相關資料記載,在晉武帝司馬炎(晉文帝司馬昭長子)太康元年時,全國人口只有245萬9804戶,共計1616萬3863人。到隋文帝楊堅登基,全國人口為399萬9604戶。等到隋煬帝楊廣大業二年(公元606年),隋朝人口已經增至890萬7536戶,共4601萬9956人。根據學者推斷,認為隋朝高峰期時,實際人口應該是5032萬,比官方公布數據略高。

      隋朝初年,經濟空前繁盛,人口量劇增,國庫充盈,兵強馬壯。加上其首推行的科舉制度,自此選拔官員,不用再問其出身與家庭背景。然而如此強大,人才輩出的帝國,為何卻在短短的38年后,宣告倒閉?

      隋文帝楊堅很節儉,也深刻總結了歷代朝代滅亡的原因,因此對外格外勤儉。現如今,很多人喜歡用隋煬帝楊廣對比隋文帝楊堅,說“老子勤儉節約,兒子卻是個敗家子”。話雖有理,但并不全對。

      隋文帝雖然生活很是節儉,整天忙著如何治理國家,平時并沒有隨意揮霍。但在開皇十四年(公元594年)大旱,因常年積累,此時國家倉庫糧食物資充沛,但隋文帝楊堅卻不愿意開倉賑災救濟百姓。

      后來王珪在向唐太宗李世民匯報隋朝倉庫物資時報告:“隋文帝不憐百姓而惜倉庫,比至末年,計天下儲積,得供五六十年”。由此可見,隋文帝楊堅在治理國家上,未免太過于‘節儉’。同時,隋文帝楊堅認為教育也是浪費國家財政,于是下令廢除太學四門,國子監學生只留70人。

      有人說,前面不是講隋朝首開科舉制度嗎?豈不是與縮減教育開支自相矛盾?縮減教育開支,不代表隋朝不重視教育。其次,科舉制在南北朝時已經萌芽,在隋文帝時期也只是雛形,真正成型是在隋煬帝楊廣執政時期,而真正成型卻是在唐朝。

      大部分人對楊廣的了解,可能都是暴君,荒淫無道,出兵高句[gōu]麗,開鑿大運河,然后隋朝就被他折騰完了。其實隋煬帝楊廣,還是一位詩人,他所寫的詩文在中國文學史、詩歌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下面挑選幾首較為簡便的詩,供諸位欣賞:

      云中受突厥主朝宴席賦詩

      鹿塞鴻旗駐,龍庭翠輦回。

      氈帷望風舉,穹廬向日開。

      呼韓頓顙至,屠耆接踵來。

      索辮擎膻肉,韋鞲獻酒杯。

      如何漢天子,空上單于臺。

      還京師詩

      東都禮儀舉,西京冠蓋歸。

      是月春之季,花柳相依依。

      云蹕清馳道,雕輦御晨暉。

      嘹亮鐃笳奏,葳蕤旌旆飛。

      后乘趨文雅,前驅厲武威。

      紀遼東二首

      遼東海北翦長鯨,風云萬里清。

      方當銷鋒散馬牛,旋師宴鎬京。

      前歌后舞振軍威,飲至解戎衣。

      判不徒行萬里去,空道五原歸。

      秉旄仗節定遼東,俘馘變夷風。

      清歌凱捷九都水,歸宴洛陽宮。

      策功行賞不淹留,全軍藉智謀。

      詎似南宮復道上,先封雍齒侯。

      南北朝隋唐時,朝廷為增加收入來源,開創了高利貸營商模式,這種創新的金融模式當時被稱為“公廨本錢”。

      隋朝時任刑部尚書蘇孝慈極力上書,諫言“公廨本錢”實為官爭民利,非興化之道。開皇十四年隋文帝才下令停止官方與民間的高利貸業務。

      當人們看到了利潤,尤其是這種不需要勞動,只靠放貸就能帶來巨額利潤的盈利模式,想徹底杜絕,根本是不可能。于是,開皇十七年(公元597年),隋文帝楊堅批復準許以“公廨本錢”,以充國用。

      請注意,這個時候,隋朝國庫實際上是非常富足的。為什么這么講?如果國庫此時沒錢,財政就無法支撐后期的三征高句麗,也無法支撐隋煬帝楊廣大興水利工程。通過前面講的隋文帝不愿開糧倉賑災民,加上這里的“公廨本錢”金融模式,足以說明:隋文帝所提倡的勤儉節約,實際上就是剝削民間資產,以充實國用。

      其實“公廨本錢”在隋朝還算比較克制,到唐朝時期,尤其是唐朝后期,官府有專門的資金,指派專人進行放貸。不管放貸的人最后是虧損還是盈利,都必須按照規定比例上繳利息。其“公廨本錢”的利息高達50%,而且被指定放貸的這個人,如若連續幾年業績超額完成,可以直接被提拔成官吏。由此可見,隋朝官府放貸,相比唐朝官府放貸,相差甚遠。

      隋文帝楊堅開皇初年,使用的是五銖錢,1000枚共重四斤二兩。但民間私鑄、偽造錢幣者頗多,而且質量不符合標準,導致市場上劣幣盛行。后來官府為了維持法幣地位,就派人到處查訪各地錢幣,凡不是官錢或官府準鑄的錢,一概沒收,至此隋朝的貨幣才算的上穩定。

      隋煬帝楊廣與漢孝武帝劉徹(漢光武帝劉秀,是東漢第一任Boss),其實兩個人有很多相似之處。譬如:

      1、兩人都喜歡到處游玩(漢孝武帝劉徹喜歡打獵),且胸懷大志;

      2、都有一個有錢的老爸;

      3、都是對外發動大規模軍事戰爭;

      4、兩個人都是將原本資金雄厚的國庫,經營的入不敷出。

      但兩個人的結局,卻截然不同。

      隋煬帝楊廣執政第十二年,由于國庫積資雄厚,錢不能干放著啊,于是開始大興土木,到處興建河渠,并且三征高句麗。由于軍事、建設、及個人享受上開支浩大,即使家里開銀行,也經不起他這翻折騰,最后只能濫發貨幣,造成通貨膨脹現象。

      由于隋煬帝楊廣的揮霍無度,人民負擔加重,朝廷只得濫鑄貨幣,貨幣的重量逐漸減輕,市場再次出現劣幣驅逐良幣。起初一千錢重兩斤,比隋文帝楊堅時規定的一千錢四斤二兩法定貨幣重量減輕了一半多。再到后來,一千錢又減輕到一斤。

      等到唐高祖李淵攻進長安時,民間用線環錢,質量更差,八九萬錢只有半斛。隋煬帝楊廣大業末年,斛米可至萬錢。也就是說,等到唐高祖李淵打進長安時,隋朝的經濟已經通貨膨脹到10000枚銅錢只能買120斤米。按照前面的重量換算:10斤銅錢換120斤米。

      【斛】:是古代的容積單位,在唐朝之前,1斛=1石,1石=10斗=120斤。宋朝開始,改為1斛=5斗,而1石=2斛。

      國家軍費開支巨大,開皇八年伐陳,用兵50萬。開皇十八年以30萬兵力進攻高句麗。隋煬帝三次出征高句麗,用兵100萬,服勞役者也達100萬,可見軍資耗費之重。

      隋煬帝大業元年(公元605年),征發河南諸郡男女100余萬開鑿通濟渠;大業四年,又用100余萬男女開鑿永濟渠。

      隋煬帝楊廣下江南造龍舟高45尺,長20丈,共有上下四層:上層有正殿、內殿及東西朝堂;中間兩層有120間房,皆用金玉裝飾;下層內侍所用。帝出游時,后宮、諸王、公主、百官、僧、尼、道士、蕃客隨行之船數千艘,共用八萬人余人挽船,另有戰艦數千艘。

      隋朝賦稅,分為租調、徭役、雜稅三部分。

      租調:文帝開皇二年,頒布均田法與租調法。丁男(18-59歲)與中男(10-17歲)都可以分配到永業田與露田。每一丁男授露田80畝,丁女40畝。永業田栽種桑、棗、榆樹。

      隋朝初年以18-59歲的男女勞動者為課征(亦稱:征稅)對象。開皇三年提高至21歲為丁。隋煬帝繼位后,因戶增而國富,改男子22歲為丁,并免除婦女、奴婢、部曲的課稅。

      徭役:隋朝初年男丁每年服役30天,工匠60天。開皇三年,一般勞役減為20天。至于服役年齡,初為18-60歲,開皇三年改為21歲-60歲。隋文帝時徭役尚輕,到隋煬帝時,由于大興土木,及連年征伐,于是加重勞役,男丁不足,又征用婦女,造成民怨沸騰。

      雜稅:隋朝無食鹽稅,開皇三年免酒稅。但人民對王室須貢納,至隋煬帝時,這種貢納極重。隋煬帝用錢無度,后來出現先收取未來若干年租稅現象。

      經濟的繁榮,以及信貸金融行業的興起,在隋朝并沒有衍生出國有制銀行,使隋朝的經濟命脈未能延續。經濟并不是以單純的收入和支出的形式,組織起經濟活動。而是在收入與支出之間,創造出更高于其固有貨幣本身的價值。

      國內通貨膨脹,貨幣貶值致使物價飛漲,內部權貴階級反叛,加上民間起義,以及需要應付對外戰爭。隨之而來的是高句麗戰場失利,隋軍疲于東西兩線作戰。

      最終在內憂外患的壓力下,身處江都的煬帝楊廣也深知當前局勢下,已無力回天。大業十四年(公元618年)三月,元禮、裴虔通等人發動兵變,逮捕了隋煬帝楊廣,并命令狐行達將其縊弒,時年五十歲。

      遠在東都洛陽的群臣,得知楊廣被害的消息后,立馬擁立楊廣之孫楊侗登基稱帝。同年,李淵逼迫楊侑(楊廣之孫,公元617年李淵領兵攻入長安,扶持楊侑稱帝)禪讓,建立唐朝;王世充逼迫楊侗禪讓。公元618年,隋朝如同曇花一現般,正式宣布滅亡。

      關閉
      精彩放送
      亚洲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国产| 亚洲欧洲另类春色校园小说| 国产亚洲综合网曝门系列| 日韩精品成人亚洲专区| 亚洲av纯肉无码精品动漫| 中文字幕精品三区无码亚洲| 亚洲人xxx日本人18| 亚洲免费福利在线视频| 狠狠色伊人亚洲综合网站色|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不卡|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在线|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观| 亚洲六月丁香婷婷综合| 亚洲AV无码精品蜜桃| 97se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 中文有码亚洲制服av片| 亚洲精品无码高潮喷水A片软| 亚洲精品宾馆在线精品酒店| 亚洲爆乳无码精品AAA片蜜桃| 大桥未久亚洲无av码在线| 国产成人不卡亚洲精品91|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区| 国产a v无码专区亚洲av| 在线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www| 亚洲人成色7777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在线观看 | 亚洲人成网址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综合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专区| 亚洲人成77777在线观看网| 亚洲精品精华液一区二区| 精品亚洲福利一区二区| JLZZJLZZ亚洲乱熟无码|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网站|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麻豆| 亚洲乱码卡三乱码新区| 亚洲成a∨人片在无码2023| 亚洲精品无码av天堂|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