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個京東618完美落幕,從2020年6月1日0點到6月18日24點,京東平臺累計下單金額超2692億元,創造新的紀錄。
作為后疫情時代的首個全民購物節,京東618被賦予了諸多期待,這既是提振消費信心,釋放消費活力的有利窗口期,也是拉動生產制造,重塑產業鏈的絕佳機遇期,企業采購市場全面迎來井噴。京東企業采購大數據顯示,6月1日-18日12點,京東企業業務下單金額同比增長131%,新增注冊用戶同比增長177%。
在企業采購市場全面“井噴”的同時,京東618還公布了企業市場采購的三大趨勢:制造業下單金額同比增長120%冠絕全行,實體經濟成為我國經濟復蘇的C位“擔當”;中小企業新增注冊用戶數同比增長194%,整體購買力持續提升;在線教育行業下單金額同比增長12倍,疫情催生的風口產業依然“后勁”十足。
從最早的單純線上營銷大促,到聚合了廣大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采購盛會,走過17年的京東618是如何一步步完成進階與蝶變?
京東B端業務的快速發展是其關鍵。
京東企業業務始于2013年,其定位是面向B端的大中小型企業,提供物資采購和全面的數字化轉型服務。經過7年的發展,京東企業業務目前已服務超6000家大型企業客戶,超800萬活躍企業客戶,從“三桶油”、三大運營商、全國所有鐵路局、國有六大行,到96家國資委直屬央企100%合作,再到餐飲、網商、教育等國民經濟各行業的中小企業,京東已成為大量企業采購的首選。
據工信部賽迪研究院、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發布的《中國企業電商化采購發展報告》顯示,大型綜合電商占企業電商化采購綜合型平臺市場的九成以上份額,而京東企業業務更是以51.2%的市場占有率穩居行業榜首。
業內專家表示,采購是各國衡量經濟景氣度的重要指標,企業采購興旺與否,是判斷社會經濟運行強弱的重要依據,從這種意義上說,京東618已經不僅是中國消費活力的一面“鏡子”,更是中國經濟韌性的“晴雨表”。6月18日,京東正式赴港上市,盤中股價一度大漲5.75%,進一步彰顯了自身未來增長和中國經濟的強勁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