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顯微故事《放棄海外高薪,博士扎根三線城市,為了做產業“首席增長官”》)
“熱到爆炸”的區塊鏈究竟能用來做什么?如果不是加入京東數科,成為這個領域“第一批吃螃蟹”大軍的一員,劉文婧或許還在做互聯網產品經理。
“2017年3月,京東數科剛開始布局應用區塊鏈,我轉行成為區塊鏈從業者,參與了區塊鏈防偽追溯項目”,劉文婧說。當時區塊鏈技術在國內方興未艾,人才稀缺,大部分早期研發、應用團隊人員多是“半路出家”。一次次區塊鏈講座,一場場理論研討,一輪輪業務調研分析……熱血付出終有回報,僅2個月后,京東數科“智臻鏈防偽追溯平臺”正式孵化上線,旨在利用區塊鏈技術為消費者和零售商提供全供應鏈實時溯源服務。
一步一步的,京東數科逐漸積累起了超10億條上鏈數據,超千家合作品牌商,全面涵蓋了生鮮、農業、母嬰、美妝、酒類、3C、二手商品、跨境商品、醫藥及線下商超等十余個領域。從剛開始挨家挨戶“敲門”推廣,到現在,越來越多中小企業開始意識到區塊鏈的作用,主動向京東數科尋求“上鏈”服務……
事實上,從2015年轉向ToB,進軍金融科技,到兩年后業務逐漸擴張至產業數字化深水區,在AI技術、AI機器人、智能城市、數字營銷、金融科技等領域實現布局,再到2020年提出做行業的“首席增長官”,京東數科一路走來絕非易事。像劉文婧這樣走在產業數字化風口浪尖的數科人,還有很多,他們同樣在各自領域創造屬于“增長”的故事。
京東數科會做機器人并不意外。巨頭間搶先布局,眾多初創公司相繼進場,有關人工智能的概念不斷被提及,越來越多企業都將業務與人工智能掛鉤……“2017年底,當時我接觸金融客戶時了解到,央行銀管部機房正在進行智能化、無人化改造,急需機房巡檢機器人來替代人工巡檢”,當時還在京東數科企業金融研發部工作的桂晨光,與團隊碰撞出了一個大膽的念頭:我們能不能自主研發一臺巡檢機器人?
2018年初,一個4、5人的“機器人臨時興趣小組”正式成立,但“骨頭”硬,不能全憑愛好“盲”走。后來,原本的興趣小組迅速正規化、全職攻克機器人關鍵技術;越來越多的“技術大牛”加入進來,補足硬件、工業設計、結構設計,電子硬件及算法等幾大重要崗位。“我和團隊天天泡在機房,一面磨機器人硬件的穩定性、通過性、精度和識別率,另一方面就磨軟件的交付和應用”,桂晨光表示。
僅一年后,桂晨光所在的團隊向國有大型商業銀行數據中心正式交付了第一臺機房巡檢機器人。根據銀行、數據中心客戶的精細化需求,這臺機器人可以在無網絡環境下工作,可以無人操作,也可以自己坐電梯,甚至還能夠識別機房漏水。2019年元旦,在拉斯維加斯的CES展上,我們也代表京東數科展示了這臺自研巡檢機器人,一舉開辟引領了國內巡檢機器人市場。
如今,桂晨光和他的團隊將機器人的“有價值的生意”做到了更多的領域。比如,鐵路巡檢機器人可以在高原鐵路的無人區保障鐵軌安全,也保護了鐵路巡檢員的人身安全;室內運送機器人已在疫情期間落地某上海新冠確診病例收治中心,減輕了醫護人員在高危場景下的工作壓力。
“我們愿與所有中國各領域新勢力一起,朝著這個世界的未來一路奔跑”,像劉文婧、桂晨光這樣的“首席增長官”們,正在產業數字化浪潮中乘風破浪。而像這樣一群特別懂數字科技,以及懂行業“know-how”的人,正在京東數科這里被逐漸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