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網友對n95口罩的防病毒作用有非常多的疑問,雖然這個口罩已經在我們的生活中時隱時現的出現的很頻繁了,但如果不是目前眾所周知的原因而不得不去關心,真的沒有多少人能夠講清楚n95口罩的很多知識,下面幫助大家梳理一下大家最關心的幾個問題。
【n95口罩是什么意思】
顯然根據名稱來看,n95有兩層意思,n是不耐油(not resistant to oil)的意思,這一特性決定了n95口罩不能長久地擋住油性顆粒物,95是指戴上口罩后可以使口罩內面顆粒物的濃度比外表面之外空間中的顆粒物濃度低95%,其實是以防塵效果來命名的,從中可以看出,戴上n95口罩可以保護在顆粒物濃度很高的空間中工作的人不被顆粒物侵害。由于很多病原體比如細菌,真菌均可以以顆粒物的形式存在,所以也可以通過佩戴帶n95口罩來防止傳染病,n95口罩阻擋的顆粒物最小直徑在0.075±0.020μm以上,已經是納米級,n90口罩和n95口罩的區別就是能擋住90%的顆粒物,市面上還有kn95,這個是中國標準,其實大同小異。
另外,n95口罩并不是一個產品名,而是標準名,是根據效果標準命名的,不同的廠家可以通過不同的技術生產不同形狀的n95口罩,只要通過標準都可以起到相同的效果。
【n95口罩到底能不能防住病毒】
上面講到n95口罩可以擋住0.075±0.02μm的顆粒物,這個其實已經是納米級了,而大部分病毒顆粒直徑也在這個范圍左右,比如冠狀病毒顆粒直徑為80~120nm,也就是0.08~0.12μm,n95口罩完全可以阻擋這樣的顆粒物,當然,在傳播過程中,冠狀病毒一般附著于飛沫傳播,而大的飛沫甚至肉眼可見,大部分普通醫用口罩都可以阻擋,這也是普通醫用口罩也可以阻擋病毒傳播的原因。
【N95口罩多長時間換一次】
這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N95口罩大部分是一次性消耗品,特別是用于防治病毒、細菌、真菌等病原體在空氣中傳播導致的傳染病時,N95口罩不可以長久使用,否則在口罩表面可能引起病原體聚集繁殖,最終污染口罩的內面而導致防病效能大大下降,這一點和防霧霾以及工業粉塵吸入略有不同,后一種情況佩戴的時間可以長一點。
因此,N95口罩佩戴的時間取決于微生物聚集和增殖的時間,這里面存在一個口罩表面微生物滋生環境變化的問題,從密封袋剛取出來的口罩是無菌且不附有過多適合病原體生長的微環境的,隨著佩戴時間的延長,人體呼出的濕氣以及隨著吸氣而附著于口罩外表面的微塵顆粒物會在口罩口鼻出氣處交匯,逐漸形成適合病原體生長的培養物質,所以病原體在口罩表面的生長速度會隨著滋生環境的改善而逐漸加快,所以口罩在病原體加速生長的拐點到來之前丟棄最為合適,這個時間經測算最好不要超過4個小時,否則微生物可滲透入內表面導致口罩內表面細菌超標。
當然有人說我1個小時就換一次可不可以,我覺得完全可以,但畢竟N95口罩價格昂貴,沒有必要頻繁的更換,在防護效果還比較好的情況下,繼續使用比較合適。
【醫用防護口罩和醫用外科口罩的區別】
醫用防護口罩要求有一定的防傳染功效,而醫用外科口罩大部分只需要有基本的防護功能,除了有基本的防病菌的作用外,要求在有創操作過程中能阻止血液、體液和飛濺物的侵染,防護等級中等,具有一定的呼吸防護性能。醫用防護口罩的過濾效率:在空氣流量(85±2)L/min條件下,對空氣動力學中值直徑(0.24±0.06)μm氯化鈉氣溶膠的過濾效率不低于95%,即符合N95(或FFP2)及以上等級。能阻擋經空氣傳播的直徑<5μm的感染因子或近距離接觸經飛沫傳播的感染因子。后者只需要在比較低的空氣流速下將氣溶膠阻擋的30%即可。
對于某些病毒的防控,大部分情況下,醫用外科口罩就可以阻擋住大部分飛沫,隨著飛沫傳播的病原菌也可以基本上阻擋住,只是在病毒密度比較高的空間里要注意勤換醫用外科口罩,更換的間歇要注意找清潔衛生的環境,以免更換的間隙被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