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高級技術專家左興興是一個有著10年碼齡的工程師。他喜愛讀故事,當他讀到那些生活艱辛的片段時,往往將它化作生活的勇氣和前進的動力。今天的內容源于平興的自述,也許不夠精彩和離奇,但卻如同那一行行代碼,平淡、樸素而真實。平凡人的奮斗、掙扎、彷徨,往往最能打動人心,因為有每個人生活的影子。
合資買電腦,翹課掛科
本人80后,湖南人,01年上的大學,入川是我第一次坐火車,火車上我第一次說普通話,在擁擠不堪的綠皮車上,用憋嘴的湘普跟一個川妹子聊了整整一天一夜的人生和理想。
大二的時候,為了學習編程,便與中學同學合資買了一臺電腦,他讀土木工程系,住5舍7樓,我測控系,住5舍3樓,電腦一人宿舍放一個月。
牛人的故事講到第一臺電腦,往后就是各種開掛,而凡人的故事卻不能按此套路發展。上學、工作、跳槽,沒有天賦異稟,沒有吊絲逆襲,沒有農奴翻身,從平凡到平庸,最多就是中間撲通兩下,然后就沉寂無聲。
電腦剛買來的時候,我確實裝了Turbo C,且把書上的代碼抄進去編譯,無奈報錯搞不定,后來這電腦的用途就完全偏離了當初購買時的初衷。記憶中,我玩的時候,他坐我旁邊,他玩的時候,我坐他旁邊,一玩就是幾個鐘頭,本該發奮圖強的年華,卻把大好青春時光都奉獻給了紅警和CS。
大三的時候,我選修了一些計算機專業課,但因為長期翹課,所以隨機掛了許多科,如今憶起,仍心驚肝顫。
大學生活過得稍微有點不羈,在學校迪廳蹦迪膝關節脫臼,坐過救護車;翻圍墻被掛,胳膊上留了道幾厘米長永久的疤;再就是廢寢忘食地打牌,臨考時抱佛腳,背著被子樓道里借光看書凍得直哆嗦。
入職游戲公司,穩扎基礎
成都實在是太過安逸,長此以往,擔心自己大約會廢掉,便在05年考了北京一所學校的計算機系研究生。學校不大,站在南門便能望見北門,仿佛有種從大學讀到高中的感覺,讀研的生活枯燥單調,甚是無趣,混完專業課,便迫不及待地找了家游戲公司實習。
待到08年初,熬到畢業,便留在了該公司。
畢業那會兒,本來簽了一家較大的銀行,但年少不懂事,加之人窮志短,游戲公司HR一頓畫餅,被忽悠地一愣一愣,便跟銀行毀了約。
后來游戲公司便耍起了流氓,先是實習期不算試用期,然后試用期六個月,再來個季度獎延后一個季度發,七算八算,第一年就只有基本工資。
感覺到此地不宜久留,一年半之后,便收拾細軟,改投北京另一家游戲公司,該公司是幾個清華學生做起來的,技術水平和氛圍都還不錯。08年前后很難進,我碩士畢業時,連面試機會都沒爭取到。
我在這家公司做了5年,我的大部分編程技能都是在這里學到的,時至今日,我依然感謝給我做出良好編程示范的架構師。
那時候也年輕,總覺得學好C++,走遍天下都不怕。依然記得每天下班回家,還會挑燈夜讀,那幾年我精讀了不少技術經典:C++ primer,C++ templates,Effective C++,More Effective C++,Exceptional C++,C++標準模板庫,C++對象模型,設計模式,linux內核設計與實現,深入理解linux內核,APUE,CSAPP,那真是一段好時光,如饑似渴的沉浸在知識的海洋,有事做,不焦慮,那段時間,我媽關燈睡覺之前總是搖著頭說:一天到晚對著個電腦,眼睛遲早會瞎掉。
當時做的是一個類似魔獸世界的大型多人同時在線角色扮演游戲(MMORPG),該項目一開始計劃做一年半,誰知道一做做了4-5年,都快趕上碩博連讀,待到項目做完,我已經從一根光棍變成了一家三口。
因為錯過了PC游戲的黃金時期,最終游戲上線后,效果一般,等于是花4-5年時間買了一張彩票,然后開獎,謝謝惠顧,人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于此。
而在研發過程中,我一直有一種錯覺,預感項目要火,我要起飛,這應該也是我參加工作以來,最積極樂觀的階段。
之所以信心爆棚,一方面因為IP牛,另一方面,我在前司參與的游戲項目,見證了在線數從50萬沖到80萬,而那些游戲策劃,也只不過增個副本、加個任務之類,土法煉鋼,我并不覺得有什么高明之處,使我萌生一種成功可以復制的妄念。
項目上線后,次年(14年)年初,服務器幾個開發骨干,便依次離了職,一個服務端同事回了家鄉移動,心灰意冷之下,我去了某互聯網公司。
在游戲行業工作6年多,我見證了這個行業的興衰:從十年前的朝陽產業,應屆生趨之若鶩,辦公室彌漫著快活的空氣,到而今夕陽產業,大家避之不及,臉上寫滿焦慮的神色。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熱點,不能以靜止的眼光看待世界,唯有順應潮流,迎接變化,才能不被時代拋下。
14年初入職那家互聯網公司的時候,彼時公司尚未上市,給了一些期權,當時沒有太拿它當回事,若按今日股價算來,簡直是一筆巨款。
因為當時的事情有些迷茫,無所事事,便在轉正之后揚長而去,人生唯一的一夜暴富的機會從此錯過。
現如今,我身上的棱角早已被生活磨平,年少時的意氣風發也已隨風飄逝,只留下圓滾的身軀、油膩的靈魂、唯諾的姿態?;厥走^往,一聲嘆息,但人生不是鉛筆畫,不可修改涂抹,亦不可重來。
這段經歷對我影響很大,我的諸多固有觀念都被顛覆。之前,我單純的以為職場比拼的就是技術,所以我花大量時間在學習編程技能上,但實際上,并非如此。
跳出游戲圈,訓練軟能力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為人態度、處事方式、溝通技巧,這些都很重要,而且職位越高,這些軟能力的重要性越高。
另外,認知、視野、思考,也很重要,世間萬物都有它的本質和規律,要根據第一性原理,探尋事物的本質,而不應該被表象所迷惑。
比如你認為重要的事情,可能并非如你所想般重要。工作中,你應該聚焦在你領導認為最重要的事情上,而非你自認為重要的事情上;比如你應該保持對行業的關注和思考,了解從不同視角對事物的看法,而不應該活在自己的封閉邏輯里。
離開上家互聯網公司之后不久,輾轉去了一個大廠。履職兩年有余,工作稀松平常,生活毫無波瀾。
這段工作經歷的最大收獲就是成功跳出游戲圈,轉行的事情在我心里醞釀已久,雖然在游戲行業沒有做出什么突出成績,但終究還是有些積累,若要繼續混下去,也算輕車熟路。
但我覺得每個時期有每個時期的熱點,游戲行業已經過了最好的時期,在這個行業繼續做下去,意義不大。所謂舍得,不就是先舍而后得么,想清楚這點,便不戀過往,縱情向前。
后面機緣巧合,又回到之前那家互聯網公司做架構,剛開始也遇到過適應上的問題,也一次次為前程擔憂,那些輾轉難眠的夜晚,每個經歷過挫折的人都能明白。
同在該公司任職的不窮師兄給我講了段意味深長的話:“我在公司十年,眼見太多人來來去去、高潮低谷,但歸根到底,不離開,堅持住,便會有轉機”。我聽從他的建議,堅持了下來,轉眼間兩年了,我感激人生道路上每一個給我指點和幫助的人。
游戲、搜索、機器學習、協議、架構、音視頻,十一年,六個方向,經歷碎片化,有個人原因,也有客觀因素,可把我累得夠嗆。
久經折騰,依然樂觀
第一份工作、第一次入的行業,對職場人的影響跟原生家庭一樣大,轉行意味著很多積累都作廢,而進入新的行業,前面幾個月,你會發現開會幾乎聽不懂,更別說有什么獨特的見解了,所以,必須不停的補缺,你會很累。
近些年,各種折騰,居無定所,人到中年,但對未來,我依然保持樂觀,有時候想想,中學時期,成績比我好、比我聰明的同學多了去了,而有些因為選擇了傳統行業,十年如一日,在廠里熬著,生活更加沒有指望,所以,雖然也常附和調侃996,但至少,進入互聯網這個生機勃勃的行業,曾經有機會撲通幾下。
雖然我的職業遠談不上成功,但我依然想給職場的朋友一些建議:
1、技術不是萬能的,但打好基礎依然必要。
上了年紀之后要避免沉迷在技術的快感里,要注重管理經驗的積累,雖然我們不情愿,但卻不得不承認,管理有杠桿效應,大多數情況下比技術磚家能發揮更大作用,追求個人技術相當于優化單機性能,極限顯而易見,而管理團隊相當于構建分布式系統,它很容易做到水平擴展(scalable)。
2、盡量去大公司,小公司的風險高。不要讓別人的夢想綁架你的前程。
3、沒有完美的團隊,也沒有完美的領導。放棄幻想,學會堅持,學會接受不完美。
4、要不要跳槽,多久跳一次,沒有固定答案,取決于你的實際情況。
5、經歷過才懂是代價最大的獲取知識的途徑,應該盡量從別人的經歷學到知識,盡量少走彎路。
6、多思考,找到事情背后的真相,多跟人交談,了解行業趨勢。
7、選擇大于努力,去體量大、發展快、天花板高的行業。選擇很重要,努力也重要。
8、互聯網對中年人確實不夠友好,這并非販賣焦慮,相反,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要提早做準備。
9、人生沒有捷徑,勤勞致富,這些奉若圭臬的名言,有可能是假的。人生如果比作一場游戲,有些悟性高的,便能更快領悟到其中的奧妙和訣竅,便能通過最高效玩法升級,打排位賽,而悟性低的一直在刷低經驗怪和副本。
10、欲戴皇冠,必承其重,一旦選擇遠方,那便一往無前,每個人生都有高潮和低谷,無論身處順境逆境,都應該保持樂觀的心態,哪怕世界以痛吻我,我也要報之以歌。
當然,你也可以選擇放棄,這并不可恥,這只是一種人生選擇,無論對錯,有時候,它甚至是一個好的選項。我也曾無數次想過換一種生活方式,但終究沒有放棄的勇氣。
凡是過往,皆是序章。我寫這篇文章,既是對經歷的回顧,亦是對過往的反思,再就是希望下輩子可以在這個基礎上繼續,少走點彎路。雖然沒有什么指導意義,但你或許也能從中受到些許啟發。
我雖力求客觀公正,但難免主觀偏見,不過,至少心里,我希望能真實還原這些過往,那些難以忘懷的歲月。
最后,用一句名言作結:每個優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時光。那段時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卻得不到結果的日子,我們把它叫做扎根。祝愿所有同行和每個朋友都擁有美好前程。
文中左興興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