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香港《南華早報》4月28日報道,法國巴斯德研究院(Institut Pasteur)的科學家發布最新研究結果顯示,法國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并不是由1月份來自中國的輸入病例引起的,也并非來自意大利,而是來自一種在當地傳播的來源不明毒株。
這個研究由西爾維·范·德·維爾福(Sylvie van Der Werf)和艾蒂安·西蒙·羅西葉爾(Etienne Simon-Loriere)主導,尚未經過同行評審的相關研究論文于4月24日發表在生命科學預印本網站bioRxiv.org上。
據介紹,法國在1月下旬時發現首例新冠病毒感染者,比歐洲任何國家都早。一些曾有旅游史的患者在1月24日接受了病毒檢測,其中包括曾去過中國湖北的人員,他們的檢測結果為陽性。 法國政府迅速采取措施,追蹤了這些患者的密切接觸者,阻止了病毒的進一步傳播。
后來法國疫情暴發后,研究人員收集了法國各地90多名患者的樣本,發現這些病毒和1月時那批人員感染的病毒并非來自同一毒株。 這90多個樣本中,最早一個樣本是2月19日從一名患者身上采集的,該患者沒有旅行史,也沒有和海外歸國的旅行者接觸過。
研究人員發現,這兩種病毒來自同一個“祖先”,但屬于不同的分支。導致法國本地疫情的主流分支,和來自中國和意大利的輸入病例都不相同。
研究人員認為,一種可能的解釋是,新冠病毒在法國本地傳播已有一段時間了,但由于大部分患者癥狀輕微或沒有癥狀,法國政府沒有發現病毒的存在。
研究人員還發現,在非洲國家阿爾及利亞采集得到的三個病毒序列,與在法國采集的病毒序列密切相關,這表明,來自法國的旅行者可能將病毒帶到了阿爾及利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