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靠汽車經銷商起家的垂直網站當羽翼漸豐時,居然想依靠壟斷來侵食。”近日,運通汽車集團總裁李竑在個人微博上,對日前頗受業內關注的汽車之家“封殺門”如此評價。
1月11日晚,運通集團發送了一封內部郵件。該郵件稱:“鑒于汽車之家2019年相關合作費用出現極其不合理的漲價,建議暫時停止與汽車之家的商業合作。”該郵件由李竑確認并要求立即執行。
1月9日,中升集團發布內部文件《關于暫停汽車之家會員合作及費用支付的通知》,宣布集團各大品牌、項目組即日起停止汽車之家所有新增會員、廣告投放計劃的審批;汽車之家年度會員已簽約、未付款的經銷商,暫停付款;未簽約或簽約流程未完成,暫停簽約流程。
汽車之家回應的不算迅速。1月11日晚間,汽車之家發聲明稱:“我們尚未從官方渠道得到中升集團要封殺汽車之家的正式消息。汽車之家和中升集團的合作互利互惠,過往的合作進展非常順利;商業合作中價格談判是正常的,即便沒有達成一致,也不存在誰封殺誰的問題。”
但是接下來,越來越多的經銷商跟上了“封殺”的節奏:
運通集團、龐大集團、上海永達集團等紛紛下發類似通知,基本上都是暫停汽車之家所有“新增會員、廣告計劃合作審批,未簽約的均暫停,已簽約會員平臺未付款的,暫停付款”的內容。
1月14日,汽車之家股價收盤大跌近14%,市值跌破80億美元。
經銷商們似乎積怨已久。
前幾天,運通總裁李竑就在微博上為汽車之家定了罪:“一個靠汽車經銷商起家的垂直網站當羽翼漸豐時居然想依靠壟斷來侵食。”
在另外一條微博中,李竑還附上了圖示為“汽車之家會員產品各主機廠2019年集采折扣”的價格表,并質問道:“數量原因?品牌原因?還是其他原因造成的折扣差異?”
但是,汽車之家覺得自己的漲價還挺合理。
汽車之家副總裁兼經銷商事業部總經理吳濤解釋稱,4S店獲取線索的成本一般是200~300元一條,同樣花費20萬元4S店只能獲得1000條線索。而花費20萬元購買一年汽車之家的會員,經銷商平均可從汽車之家獲取7500條線索。
汽車之家自從在進軍自營汽車業務失敗后,收入模式就變成單一的廣告收入,這讓投資人焦慮,因此漲價或許是唯一的選擇。
在這場爭論中,專心造車的理想也被波及,其在先前的
控股權爭奪中黯然出局,現在早已經與汽車之家漸行漸遠。
對于汽車之家如今遇到的這樣一個被“封殺”的局面,李想也疑似作出了回應——
今天凌晨,李想在微博發布了一張汽車之家原團隊的合影,并配文稱:“雖然已經都不在汽車之家了,但每個人都發展的很好,這么多年堅持每個月都聚一下。值得珍惜一輩子的兄弟們。”
目前汽車之家依舊沒有與金主爸爸們達成和解,不知道這場爭論將會走向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