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頒布居家令
當地時間30日下午,為遏止新冠肺炎疫情擴散,美國首都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市長鮑澤(Muriel Bowser)頒布“居家令”,期限至少到4月24日。
據報道,馬里蘭州和弗吉尼亞州當天稍早也發布該命令。馬里蘭州州長霍根(Larry Hogan)下令當地時間30日晚8時起實施“居家令”;弗吉尼亞州州長諾森(Ralph Northam)隨后跟進,下令民眾在6月10日前,除必要活動外皆不得外出。諾森說:“這是空前的艱難時期。”
華盛頓“居家令”將從當地時間4月1日凌晨起生效,至少持續到4月24日,期間民眾除進行必要活動外,均不得出門。違反規定者恐被視為犯下輕罪,面臨最高5000美元罰款,或判處90天有期徒刑,或兩罰并行。
報道稱,必要活動包括取得食物和基本家庭用品、獲得醫療照顧、執行或使用政府服務、從事基本業務等。居民只要不違反社交距離或禁止公眾集會的規定,仍然可以外出參加娛樂活動。
此前,華盛頓曾關閉非必要的商業活動,并要求餐館停止提供就餐服務,同時還暫時禁止50人以上的聚會。
華盛頓目前已有近500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9例死亡病例,而馬里蘭州和弗吉尼亞州周邊地區的感染人數更高。
紐約市醫療系統告急
幾天前,紐約市著名的西奈山醫院曾爆出醫護人員用黑色垃圾袋作防護服的新聞。隨后,這家醫院一名48歲的男護士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
這只是紐約市醫療系統面臨嚴峻挑戰的一個縮影:防護用品短缺、醫護人員缺乏、醫院床位不足。在電視上,接受采訪的一些醫生和護士常常說著說著就哽咽了:他們既要面對救治病人的繁重工作,也為自身安全擔憂……
紐約市已然成為美國新冠肺炎疫情的“風暴眼”,其醫療系統承受著空前壓力。據報道,全市4500名救護車工作人員中,有20%已因不堪重負而病休,而911求救電話還在不斷刷新著紀錄,僅上周四一天就接到了6000個求救電話。
醫務人員缺少護目鏡、不得不重復使用一次性口罩的新聞也頻現媒體。有媒體把醫護人員拼湊起來的防護裝備照片刊登出來,一一指出其缺陷,認為根本達不到防護目的。
“呼吸機”更是成為紐約的熱詞,甚至連美國總統特朗普和紐約州州長科莫在電話里吵架也是關于呼吸機。紐約市一家醫院不得不把一臺呼吸機給兩個病人用,這得到科莫的贊許。他在電視上說,“呼吸機對新冠病人就像二戰中導彈的作用一樣”,“只要能救命,怎么都行!”
媒體稱,目前紐約州所有醫院只有12000臺呼吸機,而紐約市長德布拉齊奧說僅紐約市就需要至少15000臺。最要命的是,能操作呼吸機的醫務人員全州只有約7000人,而高峰時紐約州需要3萬臺呼吸機同時運轉。
美國疫情仍在持續擴散。截至當地時間29日晚,確診病例已超過14萬例,死亡超2500例,其中紐約市確診超34000例,死亡770多例。美國國家過敏癥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安東尼·福奇29日說,模型顯示疫情可能導致10萬到20萬美國人死亡。他特別指出,全美新增病例的56%來自紐約市。
近幾天一直說要在4月12日復活節實現全國復工的特朗普總統也不得不改變主意,將聯邦政府關于全美范圍內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指導意見延長至4月30日,以延緩病毒傳播。這意味著4月30日之前全面復工已經不可能。
特朗普在29日的發布會上說,預計新冠肺炎疫情會在未來兩周內達到頂峰。即使他的預測能按時兌現,按照目前疫情的擴散程度,紐約市醫療系統也將不堪重負。
困難面前,包括華人社團在內的美國社會各界都在為醫護人員募捐防護裝備,一些大企業開始轉產呼吸機,捷藍、達美等航空公司承諾免費運送支援紐約的醫護人員和物資。預計最近將有6萬多名包括退休醫護工作者在內的醫務人員充實到紐約各大醫院。
此外,紐約著名的賈維茨會展中心已被改造成有1000個床位的臨時醫院,同樣擁有1000個床位的美國海軍醫院船“舒適”號也將從4月中旬開始在曼哈頓西側碼頭接收非新冠肺炎病人,以便使紐約市醫院騰出更多病床用于治療新冠肺炎患者。